第0122章 積粟(第2/2頁)

……

酈食其猜想的沒錯,秦軍之所以發兵占領陳留,第一目標,的確是陳留的積粟。

在陳留倉庫處,奉命在附近駐守的正是黑夫所在的部隊,回頭看著那堆積如山的糧倉,他有些感慨。

說來也讓人哭笑不得,那三千魏卒跑得太快,沒來得及燒毀這座糧倉。而魏國的陳留令知道陳留恐怕是守不住了,正打算一發狠,舉火將其焚之一炬的時候,卻是陳留的父老攔下了他。

“春耕已被耽誤,陳留倉裏的糧食便是最後的指望,若一朝焚毀,陳留數萬百姓,將何以為食?”

陳留令心軟,在本地百姓的苦苦哀求下,竟放棄了焚糧,最後便宜了秦軍。

民以食為天,誰控制了糧食,誰就扼住了當地百姓的命脈,所以陳留人雖然依然仇視征服此地的秦軍,卻已經沒有人跳出來反抗了。

此時此刻,秦軍正忙著清點陳留倉的糧食,將那些谷子舂成米,以充軍糧呢。

這時候,黑夫便驚奇地看到,幾架踏碓,被從輜重部隊那邊運送過來,安放完畢後,讓戍卒們就著糧倉外的石臼,日夜不息地舂了起來。

距離他家向安陸縣工師獻上此物,才過了短短一年。不曾想,秦國官府竟如此高效,不但在南郡各縣,各鄉得到了普及,在秦國軍隊裏,也把被命名為“安陸碓”的踏碓當成了軍隊出征必須攜帶的器械,廣泛使用了。

這下子,安陸縣的眾人可自豪得不行,尤其是多嘴的季嬰,開始對來自其他郡縣的同袍吹噓起來。

“此物可是安陸縣做出來的,所以叫安陸碓!什麽,你居然連安陸在何處都不知?嘿,真是無知,淺薄!”

他又指著黑夫道:“制作此物的工匠,正是黑夫的姊丈!黑夫,這些人不信,你過來說句話啊!”

黑夫笑了笑,沒有理會,讓季嬰繼續吹牛。

他想道:“看來在傳播科技方面,秦國官府的確是極其高效的,這樣一來,踏碓也會隨著秦軍征服的步伐,傳遍山東六國吧,或許能讓戰後凋敝的經濟,快些恢復。”

這麽一想,黑夫就覺得,自己算是為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進步,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
額,雖然這次,黑夫算是做好事不留名。

他一下子想起在安陸縣,春耕也正進行地如火如荼,大哥衷幫田佐吏試驗堆肥之法,沒有自己在,又進行得如何了?那法子傳到中原來,又要到什麽時候?

秦軍在陳留駐留四日,穩定了當地秩序後,中更羌瘣下達了新的作戰方略。

萬余戍卒被分成了四個部分:一千人留守陳留,一名來自關中的二五百主被任命為臨時的陳留令,兩名五百主分別為陳留丞、陳留尉。這是秦軍征服一地後經常做的事情,讓軍吏就地上任,實行軍管。

此外,一千人運送陳留倉的糧食西返,大梁城下集結了十萬多人,吃飯可是個大問題,羌瘣的使命之一,就是因糧於敵,反哺大軍。

羌瘣自己,則親帥六千主力繼續東進,前往東邊的魏國大宋郡:那裏是魏國殘余勢力聚集的中心,寧陵君魏咎擁兵五千,在睢陽背靠齊楚,招募三晉之士,試圖負隅頑抗,這些頑固分子,必須掃清。

至於剩下的三千人,則被分成了三個部分,分出朝陳留縣的南邊、北邊、東北邊進發,去攻取附近的三個縣。

好消息是,黑夫他們所在的這個千人,也將向北進發,目標外黃縣!

“萬人軍中,功勞不易得,但在千人的單獨作戰裏,機會就多出了數倍!”

黑夫暗暗下了決定,這次,他一定不能錯過!

……

就在酈食其穿戴好衣冠,開始試著與留守當地的秦吏攀談之際,黑夫等人也隨軍離開陳留,朝外黃縣進發。

與此同時,北方五十裏外,魏國外黃令張耳,也正焦慮不安地在府邸內踱步……

……

PS:酈生食其者,陳留高陽人也。好讀書,家貧落魄,無以為衣食業,為裏監門吏。——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

張耳者,大梁人也。其少時,及魏公子毋忌為客。張耳嘗亡命遊外黃。外黃富人女甚美,嫁庸奴,亡其夫,去抵父客。父客素知張耳,乃謂女曰:“必欲求賢夫,從張耳。”女聽,乃卒為請決,嫁之張耳。張耳是時脫身遊,女家厚奉給張耳,張耳以故致千裏客。乃宦魏為外黃令。名由此益賢。——《史記·張耳陳馀列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