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079章 一點都不甜(第2/2頁)

這就是農業的偉大之處了,辛勞的雙手,春種秋收,於無聲處,改我們的味蕾、改變我們的腸胃,乃至於改變世界,以此為基礎,人類文明才能步步高走。

按照後世見村裏種甘蔗的場面,黑夫讓驚幫忙,將諸柘砍成一尺一截,在水裏浸泡半天後,就著田畝溝畛裏的泥水,將甘蔗種苗橫放在地裏,再用土埋一半……如此反復,像撒種子一樣,將那一牛車的諸柘,分散在了十畝地上……

他們在這邊忙活的同時,衷依然在駕馭黑夫新買回來的那頭黃毛耕牛,踩著犁,將全家的幾塊地一一耕過。

說起來,隨著黑夫成為上造、櫞成為公士,他們都被賞賜了新的土地,因為櫞和阿姊已經搬去了縣城,家裏的地就托衷照應。於是全家的土地增加了四倍,達到了四百多畝。

衷是家裏的農活好手,五谷都能種得好,耕牛也駕馭得不錯。但黑夫生怕大哥累著,還是出錢,在本裏閭左雇傭了四個庸耕者,以收成三分之一的糧食作為報酬,讓他們幫自家幹一年的活。

只是可惜了,裏面還真沒叫“陳涉”的。

本來旁人都建議他們家買幾個隸臣妾,但黑夫接受不了,母親和衷也為人良善,覺得自家的確不需要奴隸。

“幸好買了耕牛啊,不然這麽多地,靠人可耕不下來。”

衷在歇息的時候,不由感慨,他們家原來也是有牛的,但後來病死了。

黑夫細細詢問了衷和鄰居,才知道,原來安陸縣原本是很少有牛耕的,裏人連犁都沒見過,直到秦國統治了安陸後,才強制普及開來。

這也正是秦國的恐怖之處,對農耕的極度重視,使官府會竭盡全力,把先進的技術推廣開來,鄉、裏都安排了專門的農官,管理耕牛、鐵農具,甚至能借給普通民戶,其功能和後世的生產大隊很像。官方的力量,永遠比潛移默化的傳播要迅速得多。

但也只有秦國能做到,六國卻不行,據說當年趙國官方有人不想與秦打長平之戰,理由之一就是秦以牛耕田,糧食倍增,而趙國卻沒有這種條件……

因為唯有秦國,才能將政府的觸須伸展到鄉、裏級別。而趙、楚等國,鄉野地方依然被封君貴族控制著,極度封閉,水潑不進。

黑夫他們做出的踏碓同樣如此,才短短一個月,安陸縣倉就已經把杵臼統統換成了踏碓,不僅隸臣妾們因為活變輕松了喜上眉梢,連出產的米也多了不少。

“或許再過幾年,踏碓就會像秦國當年向南郡推廣農耕一樣,傳遍北方、傳到巴蜀了吧。”

這麽想著,黑夫心裏就覺得,自己好像真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,不僅讓生產力在舂谷這件事上提高了不少,還間接解放了秦國的半邊天們……

田間閑聊總是過得很快,農家漢子們很快就得繼續起身忙活了。

衷說反正黑夫已經把諸柘種在地裏了,就不能放任不管,還是要好好照料。說著,便讓黑夫和驚去將這幾日自家耕牛的糞便鏟過來。

早在百多年前,用動物糞便施肥增加產量,已經成了每個農夫都知道的事情,孟子說:“兇年,糞其田而不足”,荀子也說過:“掩地表畝,刺草殖谷,多糞肥田,是農夫眾庶之事地”。

不過黑夫卻只見,衷用木鏟將那些新鮮的牛糞鏟起一點,就要往剛埋下的甘蔗種苗邊上放。他再回頭看看鄰居家的田地,也同樣是以新鮮的牛馬人糞作為肥料。

於是黑夫便喊住衷,對他說道:“伯兄,就這麽施肥?”

“糞田不如此,還能怎樣?”衷一臉奇怪地看著弟弟,懷疑他這些天是不是當亭長當習慣,連農活都不會幹了。

“我倒是聽一個北方來的客商,說起過關中種地肥田的法子,聽說能讓畝產增加不少呢!”

黑夫又開始胡扯了,他明明是前世在去農村時見到的,因為那股味道,終生難忘。

不過那並不重要,他笑了笑道:“伯兄想不想試試?”

“從關中學來的法子?你且說說看。”衷頓時來了興趣,關中是秦國著名的糧倉,畝產能達到南郡的兩三倍。

“很簡單。”

黑夫指著那鏟中黑乎乎的新鮮牛糞道:“堆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