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,都有其英雄(第3/3頁)

普貴操著一口南方話向趙匡胤報告自己來自矩州,因土語“矩”、“貴”同音,皇帝沒聽明白,便在《賜普貴敕》中寫下了:“予以義正邦,華夏、蠻貊罔不率服,惟爾貴州,遠在要荒……”的話,貴州這個名稱由此不斷見於文獻,最後變成了後世省的稱謂。

如今此地份屬川蜀大行省,普貴歸附之前,宋王朝的軍隊已經深入到過播州,在那裏打了勝仗。

一些將領還曾建議借助當時的得勝局勢,對矩州用兵,以懲治其不朝貢之罪。只是由於趙匡胤一心想以“文德”收買人心,不願使用武力征服手段,才避免了爆發戰事。

這些地方實在是太偏遠了,而且道路難行,一心要北伐幽燕的趙匡胤,並沒打算在此多用兵力。

這一耽擱,他哪裏想到,他的弟弟和後來的趙宋皇帝,沒有一個騰出手來,收拾一下西南江山的。

炬州有這樣的歷史,足見它是貴州的中心地帶了,與它相鄰的遵義軍,更是播州楊氏的老本營。

與這些土司不一樣,播州楊氏實力不俗,麾下兵馬善戰。

唐時南詔崛起,時常入侵大唐,播州多次淪陷於南詔。

大唐僖宗乾符三年,太原陽曲縣人楊端率軍擊敗占據播州的南詔,自立為主,成為一個世襲刺史的家族政權。

太祖乾德三年,楊實獻其地歸附宋朝,宋朝在其地分別置播州和遵義軍,仍以楊氏為其首領。

這幾百年的時間,楊氏一直占據播州,統治深入人心,而且勸課農桑,發展經濟,整訓軍隊。

因為當地的土民十分兇悍,稍加訓練,就是一支精兵,所以楊氏的武裝不容小覷。

朝廷的人早就進了播州,希望能爭取到這個地頭蛇,但是播州楊惟聰也不是個善茬。

他的野心不小,並不希望成為哪一方的走狗,他想的是取代田氏,成為唯一的霸主,徹底控制這一塊地方。

眼下宋軍已經殺到了炬州,留給楊惟聰的時間不多了,若是他還不能做出決定,方七佛不會因此停留哪怕片刻。

已經殺紅了眼的宋軍,勢必會進攻播州,到時候將播州楊氏作為最大的一只雞,殺了用來警示黔中的土司。

炬州,在一片驚慌中,迎來了宋軍大隊人馬。

號角嗚咽之聲響動,來不及逃走的炬州兵馬,往身後看去。

一支大宋軍馬,沉默的出現在天際線上,紅色盔纓,獵獵舞動。

這支軍馬當先軍將,身披盔甲,在馬背上直起腰來,手中馬槊,毅然前指。

天際線上,紅色盔纓跳動。這支軍馬,就向著正在逃命的炬州兵,發起了沖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