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(第2/2頁)

諸位官員哭笑不得地按資排座,一一落座之後,楊霖道:“今天把你們叫來,不為別的,專為淮揚鹽榷。”

這可真是半句廢話也沒有,少宰雷厲風行,果然是名不虛傳。

淮揚揚榷,就是當地的重中之重,因為蔡京的改革,讓淮揚一帶怨聲載道,繁榮程度一落千丈。

當時他為了得到趙佶的寵信,為朝廷急劇斂財,把地方上給坑苦了。

而且今後歷代的統治者,都看到了這個斂財妙招的厲害,無不有樣學樣,從此漢人普通百姓吃鹽就是個老大難問題。

楊霖自問不需要這樣的斂財手段,來為朝廷增加財政收入,便有意徹底革除此舉。

廢除鹽榷、鹽引,讓民間自己經營,讓市場來取優汰劣,既可以讓百姓買到平價鹽,也可以增加地方官府的稅收。

因為楊霖是先控制了朝廷中央,再來地方推行新政,所以朝中的壓力很小。即使有人不同意,也不敢抵觸楊霖的政令。

所以這一項看起來很難的舉措,實際上很容易就完成了,最怕的就是徹底放開之後,自由市場的這一段時期,形成了不好的風氣或者出現巨頭壟斷鹽業,坐地起價的形勢。

所以楊霖打算,限制鹽井的開發,不允許一個人占據太多的鹽廠,不允許跨地域戶籍地開采曬鹽。

如此一來,就能徹底根除地方上的私鹽販子,因為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做鹽的生意,誰還要偷偷摸摸。

在場的揚州官員,全都被楊霖講的興奮不已,沒想到這種好事都能出現。

朝廷終於不再壓榨地方了,一旦鹽榷廢除,開始和陶瓷、糧食、布匹一樣,改由私人經營了,那麽地方上不知道要多收多少的稅。

更重要的是,如此一來,無數的鹽販子,就會成為良民,成為正兒八經的客商。

靖綏地方治安的壓力也驟降,不用隨時擔心被兇惡的鹽販子滅門了,能夠光明正大做生意,誰願意去刀頭舔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