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(第2/3頁)

這時候,廳外進來一個小兵,抱拳道:“韓帥,契丹派人來,說是要面見韓帥,商議收回蔚州府。”

上一次女真伐燕,楊霖假借議和之名,突然襲擊女真大軍,在蔚州府重創了完顏宗翰的大軍。當時趁勢把蔚州府收下,派兵駐紮。

但是實際上,那是契丹的領土,在耶律延禧和楊霖簽訂的盟約中,蔚州府也是契丹的國土。大遼割讓十州給大宋,並不包含這個蔚州府。

以前天祚帝當政,自然不會伸手來要,他恨不得這些和女真接壤的地方,都是宋土才好。

現在耶律大石,顯然沒有這種胸襟,這才幾個月時間,就上門來要了。

這種事屬於國家大事,領土之爭,韓世忠肯定是不敢做決定的,他眼珠一轉道:“這種事見俺有什麽鳥用,你出去傳個話,讓他們派人去汴梁才是正理。”

小兵出去之後,韓世忠起身,說道:“王稟,你帶兩萬人進駐蔚州府,增派兵力嚴陣以待。俺料定少宰不會把蔚州府吐出去,要小心堤防各路人馬。”

……

弘州城,位於宋金遼接壤之地,背靠大同府,東臨桑幹河,是個易守難攻的險要城池。

漫卷的風沙中,城塞之下,殺氣騰空。

站在弘州的城塞防禦體系最高處,放眼四望,周遭方圓數十裏範圍內,到處都是契丹兵馬,在這一片風沙漫卷的四戰之地,旌旗烈烈飄蕩。

大遼如今的皇帝耶律大石就站在這高處,俯瞰四野,巡視著每一個堡寨。

大遼自從換了這個皇帝之後,從上到下來了一次大清洗,將軍中那些靠諂媚皇帝撈到官職的武將一律撤職查辦。

朝中的少壯派都是鐵杆的耶律延禧的親信,驅逐的驅逐,奔逃的奔逃,換上了為數不多的契丹大將。

他還收攏接納了一大批的中京府小朝廷的潰兵,這些人因為自立朝廷,扶持新帝,被耶律延禧所嫉恨。所以女真打破中京府之後,這些人逃到弘州,耶律延禧不準備接納他們,甚至想著捉到了送給女真,好討好他們,免得女真再次南下。

其實這些人都和女真交手數次,有臨戰經驗,是上好的兵源。稍加操練,就可以投入到戰場,比新招募的兵卒好十倍。

在耶律大石的身後,蕭乙薛面帶疑色,問道:“陛下,這麽多的人馬,都是我們大遼的精兵猛將,不再西邊守衛大同府,何必放在這裏。”

耶律大石臉色不動,卻冷哼了一聲,道:“如果我是完顏阿骨打,不管和大宋有什麽仇恨,都不會去打長城。他們占據了大遼的腹心,占據了咱們先祖的龍興之地,奴役著千萬大遼子民,卻同意了和我們議和……

不拿下雲州府,他放心南下和宋人爭鋒麽?”

蕭乙薛驚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,他們會像上次一樣,來一個聲東擊西。在我們都準備看宋金大戰的時候,轉道進攻弘州?”

耶律大石背著手,也不同意,也不說反對,只是說:“這誰知道,或許只有完顏阿骨打自己清楚吧,不過我們卻不得不防。女真敗了可以回去休養,大宋敗了還有河北河東作為緩沖,我們敗了契丹就消失了。所以任何的可能,我們都需要加倍小心,提前布防。”

蕭乙薛心悅誠服,彎腰道:“陛下果然目光長遠,臣不如陛下。”

“大宋的楊霖開了一個不好的頭,這幾年來,宋金、金遼、遼宋之間,不知道議和了多少次了,卻很少有人再履行盟約了。往往是今日議和,明日就捅你一刀,紙面上的東西都不能信了,何況是口頭上的。”

耶律大石說完之後,不知道想到了什麽,突然眼皮一垂,深思起來。三國如今勾心鬥角,各懷鬼胎,自己這邊在加固弘州,不知道那兩個都在做什麽準備。

想到這裏,他沉聲道:“把咱們手裏的遠攔子全部派出去,在邊境上做哨探,有消息要立刻回報。”

遠攔子是大遼的情報軍隊,一直是耶律延禧手裏的王牌,十分強悍,屬於大遼的特種部隊。以前在耶律延禧的手裏,一直是把他們當做宮廷侍衛來用,簡直是胡亂用人。

事實上,現在的三個國家,誰也不信任誰。完顏婁室在契丹的邊界上,不知道派出了多少的哨探,更別提一向是以喜歡用哨探的大宋了。

邊境上的每一個角落,都可能埋伏著幾個哨探,並不知道是屬於哪一個陣營的。

這些精幹的情報人員鬥法,才是精彩紛呈,可惜代價就是每次失敗的都可能會殞命。

……

會寧府,女真人還是喜歡住在大帳內,完顏阿骨打也不例外。

帳中燃燒著的篝火十分旺盛,上面有一只滋滋冒油的烤羊,完顏阿骨打卻切著一塊塊的生肉,喂自己身邊的海東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