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(第2/2頁)

羊宜咩城,百官出城門,跟隨雲貴南路宣撫使方七佛,來送張叔夜去江南述職。

方七佛從麾下烏蠻三十六寨的將士中,挑選能戰善戰的兩千人,護送他去到江南。

這個昔日的亂賊大將,一臉的人畜無害,看上去呆呆的,送別好友張叔夜,甚至還有一絲腆然。

“嵇仲兄此番赴任江南,叫人好生羨慕。”

張叔夜哈哈一笑,道:“小七你鎮守這大理故地,才是讓人眼饞,此地山水可堪入畫,人物鐘靈俊秀,有朝一日退隱,愚兄必來此地安享。”

揮手告別之後,一行兩千余人,慢慢踏上北上的道路。

大理國的道路崎嶇難行,一度成為中原王朝向南擴張的最大阻礙,這些人的速度也快不到哪去。

在他們身後,還有一小隊人,是方七佛派去汴梁送禮的,準備了一些大理的風物。

大理被段正淳的瘋狂報復,攪得血雨腥風,殺得天昏地暗,到了這個時候在方七佛手裏,正在慢慢恢復。

段正淳將大理段氏百年的怒火,全部傾瀉在當地的土司身上,一來確實有泄私憤的意思,更重要的是交給大宋的投名狀。

在大理把名聲搞得越臭,得罪的人越多,在汴梁段家滿門就越安全。篤信佛教的段氏,真的狠起來,殺得菩薩也閉眼。

方七佛主政如今的雲貴南路,也就是以往的大理之後,謹遵楊霖的授意,打壓僥幸逃過一劫的土司,扶持土人反抗,一步步瓦解千年的格局。

烏蠻三十六寨,已經名存實亡,很多戰士和土人只認方七佛,而不知道自家的土司。

這次朝廷施行裁官政策,大理是僅有的幾個沒有受到波及的地方,這裏的吏治算是從零開始的。

楊霖有心在這個空白地帶搞一個試點,先從雲貴西路開始,試驗州府郡縣的就地取士。不破不立,破而後立,裁官的背後,必然是新的取士制度。

汴梁的楊霖大手一圈,一場改革即將出現在這蒼山洱海覆蓋的土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