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

隱匿皇帝手詔的童貫,率領著三路大軍,一路高歌猛進,殺得河湟吐蕃丟盔棄甲,一戰拓疆三千余裏。

河湟吐蕃自從唐末開始,就一直迫害當地漢人,對漢人強行推廣吐蕃化政策,強迫漢人改穿吐蕃服飾,留吐蕃發型,這引起廣大的漢人的反抗,吐蕃大開殺戒。

近百萬的漢家兒女淪為吐蕃奴隸,不幸成為亡國奴的漢兒要被迫改穿胡服、學說蕃語、並赭面紋身,吐蕃人的吐蕃化,是從歷史傳統、民族習慣、語言文字等等方面吐蕃化,這種政策是強行推廣的其目的就是把漢人變成吐蕃人。

少年隨將討河湟,頭白時清返故鄉。十萬漢軍零落盡,獨吹邊曲向殘陽。

這是大唐末年,留下的傷痛,在宋朝終於一雪前恥。

湟城內,硝煙彌漫,童貫十分享受地深呼吸一口,他喜歡這飽含腥膻的空氣。

王厚、高永年皆甲胄齊身,槍口沾血,來到大旗下抱拳道:“恭喜童帥,立此大功。”

童貫臉色一正,伸手一擺,朝著二人拱手抱拳說道:“數萬健兒隨某家前來,一戰死了不下七八千,若是把這功勞都算到某童貫的頭上,叫某如何安眠。今日先不慶功,爾等把陣亡將士名單做個統計,朝廷的獎賞某家一文也不要,凡是戰死的將士人人有份。若是家中沒有兄弟爺娘的親近人的,他們的遺孤都由某來撫養!”

此言一出,附近的將士人人眼中含淚,一股敬意油然而生。

大旗之下,身材魁梧的童貫昂然而立,面沉似水,一名小將慨然嘆道:“直娘賊,追隨此等統帥,縱橫疆場上,死有何妨?”

童貫入戲雖深,卻一直暗暗注意大家的表現,心中不無自得。

果然如他所言,得勝之後大軍並沒有任何慶功,直到第二天,童貫聚集三軍,殺豬宰羊,將吐蕃人的庫存清了個空。

席上眾將豪飲,西北吐蕃人的俘虜一批批被押送上來,斬首的斬首,送往汴梁的送往汴梁,還有軍中歌舞尤其豪邁。

童貫站到高台上,對著眾將士壓了壓手,頃刻間三軍肅然,齊齊望向這個魁梧的閹宦。

童貫從袖子中,抽出一張手詔,大聲道:“此乃吾皇手詔,諸位可知其中內容?”

高永寧笑道:“童帥前些日子不是說了麽,官家勉勵我等奮勇殺敵,現在大敵已破,才有我等在此慶功呐。”

童貫呵呵一笑,說道:“彼時三軍將發,某不得已謊稱如此,實則是官家詔告與某家,讓我們撤兵息戰。但是咱們死了這麽多弟兄,勝利就在眼前,息戰豈不是前功盡棄。”

底下一陣喧嘩,高永寧手裏的酒杯砰地一聲落地,濺起的酒水打濕了他的軍靴,木然道:“如此……豈不是欺君的罪過,是要滅族的啊。”

童貫沉聲道:“某既為統帥,豈能不擔責任,若是此戰敗了某一人被滅族,僥幸得勝功勞與諸位共享,某也就安心了。”

隨著消息傳開,三軍無不欽敬,這一天童貫第一次出征西北,便收攏了這群驕兵悍將的軍心。

西軍已經有幾十年吃不飽飯了,哲宗時期開始,朝廷便拖欠西軍的軍餉。這些大宋最能打的軍漢,餓著肚子和黨項人、羌人、吐蕃人輪番廝殺,守衛著風沙穿甲的西北邊關。

他們太需要一位有分量、而且為西軍做主的統帥了,童貫在最合適的時間,來到了這裏。

他本可以將手詔的事秘而不發,為皇帝留一絲顏面,但是趙佶是在群臣之間寫的這封手詔,紙是包不住火的。童貫沒有選擇為皇帝遮羞,而是大方地展示,贏得了西軍的軍心,這是一次極大的冒險。

楊霖此前跟他說的話,深深地影響了他,在大宋打了勝仗就是最大的依仗。他朝中有人,只要有戰績,誰也動不了他。

消息傳到汴梁的時候,正好是放榜的時候,趙佶一陣羞惱之後,還是十分開心。

沒有哪一朝的皇帝,對武功的渴望超過大宋,只因為他們立國就是在刀尖上。燕雲十六州向來是抵禦北方草原民族的屏障,大宋卻從未擁有過,這是宋朝天生的命門。

童貫既然打了勝仗,又是自己力排眾議讓他掛帥的,趙佶不無得意。再加上蔡京等人的吹捧,和巧妙地為皇帝鋪設台階,讓趙佶感覺更為有面子,一點點不快早就煙消雲散。

趙佶當堂升童貫為升任熙河蘭湟、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,一躍成為西北邊區最高軍政長官。

汴梁城,進士榜單下,無數人頭攢動。

有人高聲大笑,有人失聲痛哭,有人如喪考妣,有人喜極而泣……

長樂樓裏,凝兒赤著一雙玉足,自顧自的對著銅鏡梳頭。只是一雙眸子,不時從鏡子裏往後看,看那小郎君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