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章甲子之壽!(第2/2頁)

“請諸位王孫、王孫女向大王祝壽啦!”

“孫兒們恭祝王爺爺--日月昌明、松鶴長春!”

“好,快抱過來!”

蕭鼎帶著五十七個弟弟、堂弟,三十三個妹妹、堂妹,還有十二個表弟,六個表妹一起跪拜祝壽!

這些孩子年齡不一,有的口齒清晰,可以規矩的跪拜行禮,有的還在咿呀學語,只能趴在地上點點頭,也有裹在繈褓中的嬰兒,需要由母親抱著代為跪拜!

期間有一些小家夥,竟被這種熱鬧場面嚇住了,在繈褓中哇哇大哭個不停,有幾個還‘放起水’來了,大堂上頓時一片混亂!

看到這種情況,蕭逸非但沒生氣,反而哈哈大笑,讓人把小嬰兒們抱過來,依次親熱了一遍,這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,同時也為自己強大的繁殖能力自豪!

當年穿越而來,自己是個孤家寡人,一個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也沒有,如今子孫超過了百人,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,這是多麽高興的事情!

蕭逸推算了一下,自己有二十個兒子(算上私生子),每個兒子生十個孫子、每個孫子再生十個重孫子,如此不斷繁衍下去,只要七八代人時間,蕭氏子孫恐怕就要超過百萬之數了!

給我一群美女,我能創造一個民族,這一點蕭逸也算做到了!

不過子孫數量太多了,也挺讓人傷腦筋的,歷史上有幾個大帝國,就是皇族人數太多了,人人都要吃穿住行、都要領取俸祿,自己又不肯勞動,最後硬是把偌大國家給吃垮了!

等到國家滅亡之後,皇族子弟們沒了俸祿,自己既不會種地,又不會掙錢的,只能是坐吃山空,最後竟不乏活活餓死者!

祖先如此英雄,子孫如此悲催,想想就讓人可發一嘆啊!

為了避免悲劇重演,早在幾年之前,蕭逸就制定了家規:在繁衍子孫的同時,加強對子孫們的教育,有安邦治國的本領最好了,不行也得有一技之長,再不行也得會種地,能夠自食其力,這樣蕭氏才能走的更長遠!

(史書記載:凡蕭氏子孫年滿十八歲者,不論身份高低,必有一技之長,武藝、詩書、狩獵、捕魚、放牧、手藝、耕種均可,無法自食其力者,不得繼承爵位、不得領取俸祿,乃至逐出蕭氏宗族,皇子、皇孫亦不得例外,該學種地學種地,該挑大糞挑大糞。

數百年之後,蕭氏子孫果然超過了百萬,或是參軍,或是執政,或是耕種田園,或是傲遊四海,不領國家俸祿者十之八九,而貧困潦倒者無有一二!

每當國家有難,蕭氏子孫會迅速聚集成軍,南征北戰,無往不利,乃是名副其實的子弟兵,保大燕國祚綿延不絕!)

“我等恭祝大王,泰山不老年年茂,福海無窮歲歲堅!”

“我等恭祝大王、王後,人長久、月長圓、春長在,國永昌、家永睦、福永生!”

“千歲,千歲,千千歲!”

……

接下來,賓客們開始祝壽了,賀詞新穎別致,禮物堆積如山,其中不乏遠道而來者……

趙雲派了長子趙統前來,送上了蜀地織錦為賀!

陸遜派了長子陸抗前來,送上了江東地區的火腿!

曹植的長子曹苗也來了,送上了遼東地區的人參!

還有一位不願報名的賓客,送上了千年玳瑁,據說是濟州島的特產,是長壽的象征!

八方風雲、匯聚而來,滿堂子孫、其樂融融,人生至此可謂得意啊,蕭逸笑容滿面,連連舉杯暢飲,不過心中還是有一點點遺憾!

自己的女人,還有兩個沒能到場,不知還有沒有團聚的機會?

自己的血脈,還有一支漂泊在外,不知何時才能認祖歸宗?

如果這兩件事解決了,自己的人生就真的圓滿了,別無所求,別無所憾,可以高高興興的退隱林下了,可她們今天會來嗎?

“啟稟大王,宮外又有賓客到了,卻不肯言明身份,還送上一份壽禮,說您看過就知道了!”

“哦,打開!”

正在宴飲之間,典滿來到了身邊,還掏出一個小木盒,裏面裝著一支白玉鐲子!

和田羊脂白玉,晶瑩剔透,標準的漢室宮廷雕工,上面刻有一只鳳凰,其狀栩栩如生!

這樣的白玉鐲子,蕭逸也有一支的,已經在箱子裏珍藏了四十多年,不過那只鐲子上面,雕刻的是飛龍在天圖案!

龍鳳玉鐲,宮廷至寶,只有皇族成員才能擁有,而這對白玉鐲子的主人,蕭逸不但認識,還為之魂牽夢繞多年了!

“她們人在那裏?”

“就在宮門外等候著,是否請進來?”

“不必了,本王親自出門迎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