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我為刀俎,彼為魚肉!(第2/3頁)

‘大魏皇帝詔曰:朕承先帝之聖緒,獲奉宗宙,戰戰兢兢,無有懈怠。朕聞為聖君者必立後,以承祖廟,建極萬方!

今有郭氏女王者,淑慎性成、勤勉柔順,雍和粹純、性行溫良,著冊封為大魏皇後,為天下之母儀,內馭後宮諸嬪,以興宗室;外輔朕躬,以明法度、以近賢臣,使四海同遵王化,萬方共仰皇朝!

黃初元年,正月初一!’

…………

看過詔書之後,蕭逸不禁搖頭嘆息,沒想到曹丕對小女王如此迷戀,竟然在登基稱帝第一天,就偷偷寫下了立後詔書,可惜這道詔書永無昭告天下之日了。

蕭逸把詔書收入懷中,準備帶回去給小女王看一看,認真說起來,是自己欠了她一頂皇後桂冠!

不止是小女王,自己還欠了曹節一頂皇後桂冠,欠了甄宓一頂皇後桂冠,因為自己的橫空出世,這三個女人都失去了母儀天下的榮耀,可也避免了可悲的結局!

話又說回來了,自己雖然無法給予她們皇後桂冠,卻可以用別的辦法補償,那就是一世恩愛、一世快樂!

繼續查看下去,在箱子裏又發現了厚厚一摞書信,都是各地門閥家主寫給曹熊的,有人出謀劃策、有人表態支持、還有人索取高官厚祿!

如果曹熊坐穩了皇位,這些人就是擁戴功臣了,如今曹熊兵敗被生擒,這些書信就成了罪證,勝敗榮辱一念之間啊!

“來人啊,把這些書信交給吳質,讓他按著姓名抓人,一個也不要放過,一個也不要饒過!

再告訴吳質一聲,分寸、手段任由他來掌控,本太師只要一樣東西,就是清靜!”

“諾!”

天下人都知道,吳質是蕭逸的一只黑手,最善於幹各種‘臟活’了,沒有審不了的犯人,沒有問不出的口供,也沒有落網不了的罪名!

這些書信到了他的手上,肯定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,中原士族有大難矣!

“峰兒,又有疑問了嗎?”

蕭逸看看身邊的兒子,明亮的眼睛中又滿是小問號了!

“孩兒的確不明白,記得父親大人說過,當年官渡大戰之後,也繳獲了很多書信,都是朝廷官員們與袁紹暗通款曲的,其中多有背叛之詞!

當時有人建議,按照姓名,收而殺之,太祖武皇帝未準,反而下令一把火燒光了書信,於是朝廷人心乃安,皆稱太祖武皇帝之德,如今遇到了同樣事情,父親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,如此大開殺戒,只怕有失人心!”

…………

“哈哈,傻孩子啊,正所謂此一時也,彼一時也,天下之事都在不斷變化中,應對之策自然也要隨之而變了!

當年官渡大戰之時,太祖勢弱而袁紹力強,自己性命尚且難保,又何況他人呢?

而且大戰過後、百廢待興,的確不宜大開殺戒,這才把書信盡數焚毀了,讓文武百官們安心,但這僅僅是權宜之計!

後來太祖武皇帝平定中原,基業穩固之後,那些勾結過袁紹的官員,可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嗎,還不是盡數人頭落地了!

如今情況截然不同,蕭氏如日中天,士族江河日下,我為刀俎,他為魚肉,殺之又有何妨呢?

何況天下動亂不休,皆因士族集團兼並土地、橫征暴斂,天下百姓早就恨之入骨了,咱們現在痛下殺手,非但不會失人心,反而會大得人心!

權術之道深奧,非吾兒所長,你以後勤練武藝、熟讀兵書,到戰場上建功立業吧,為我華夏民族開疆拓土,日後成就不在衛青、霍去病之下!”

……

“孩兒謹記!”

蕭逸拍拍兒子肩膀,講解大開殺戒的原因,同時也明白了,這個兒子是軍事天才,卻也是個政治白癡!

這對蕭峰而言,不算是什麽好事,可對整個蕭氏家族來說,卻是一件大好事呢!

要是每一個兒子,都繼承了政治天賦,又都野心勃勃,自己這個當爹的早晚活活累死!

吳質果然不負重托,利用‘參與謀逆、反叛朝廷’的罪名,短短半個月之後,就先後把陳郡袁氏、謝氏、瑯琊郡王氏、泰山郡羊氏給收拾了,家主以及重要男性成員一律斬首,老弱婦孺流放遼東苦寒之地,家產沒入府庫,用於救濟百姓!

小雞被抓還得撲騰幾下呢,何況是底蘊深厚的士族集團,面對蕭逸的鐵腕清洗政策,河東郡衛、裴、賈、柳、薛五大家族聚集數萬人,舉行了武裝暴動,還打出了‘清君側,正朝綱’的口號!

其實五大家族也明白,就算他們的力量合在一起,也沒法跟蕭氏掰手腕子,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警告一下蕭逸,不要欺人太甚了,兔子急了也咬人滴!

可兔子終究是兔子,永遠不是惡狼的對手,就在五大家族舉事的第二天,孫紹率兵兩萬突入河東郡,血腥屠殺,雞犬不留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