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一敗再敗!(第2/2頁)

首先,派使者前往西域,迎接曹彰的遺體回國,隆重祭祀之後,按照諸侯王之禮安葬封國中,並追謚為:威王!

其次,任城王的爵位,由曹彰的長子曹楷繼承,且念曹彰為國征戰有功,次子曹邁加封定遠王,三子曹胄加封中山王,四子曹嘉加封為常山王,兩個女兒各賜湯沐邑兩千戶!

一門四子封王,曹彰也能含笑九泉了吧!

最後,在宗族將領中挑選合適之人,接替曹彰的統帥職位,接管西域一帶的十幾萬軍隊,還有行政管理權,這塊大肥肉可不能落到外人手中,如果姓曹的不下手,姓蕭的就該下手了!

問題是,宗族大將凋零殆盡,如此拿得出手者,也就是曹休、曹真、夏侯尚幾人了,可他們都肩負重任,誰也抽調不出來啊?
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,沒等曹丕與群臣商議出人選,前線戰報接二連三送來了……

“報--渡江成功之後,大將軍曹休率先鋒四萬人馬向建安城進發,隊伍行至湖熟附近,突然遭到了吳軍伏擊,兩軍正在激戰之中!”

“報--已經查明,率軍伏擊大將軍者,正是吳國大都督-陸遜!”

“報--一番激戰之下,我軍盡數覆滅,大將軍也戰死沙場了!”

“報--陸遜率兵奪回丹徒、曲阿,我軍殘部狼狽退回北岸,人馬死傷極為慘重!”

……

須臾之間,戰局急轉直下,剛剛渡江成功的曹軍,就遭到了吳軍埋伏,人馬死傷慘重、大將軍曹休戰死沙場!

曹丕傻眼了,文武群臣也傻眼了,拿著戰報反復查看,無論如何不相信這是真的!

陸遜率領吳軍主力,明明駐紮在柴桑大營中,最近毫無調動跡象,怎麽突然跑到了長江下遊,還打了曹軍一個大埋伏呢?

“立刻派人查證,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,陸遜難道會分身術不成?

就算他會分身術,又如何把千軍萬馬變到幾千裏之外的,朕一定要弄--咳咳!”

……

“陛下,勝敗乃兵家常事,千萬保重龍體啊!”

得知渡江兵敗、曹休陣亡的消息,曹丕怒發沖冠,兩只眼睛都變成了血紅色,手腳更是哆嗦的厲害,心口窩還有陣陣隱痛,正是當年中毒箭的地方!

與此同時,想到了蕭逸的奏折:‘切勿渡江,小心埋伏’,可恨自己不聽良言相勸,結果招來這一場慘敗啊!

信使們飛奔而去,不斷調查戰場情況,很快把事情弄清楚了:

原來一個多月之前,陸遜率大軍猛攻曹營不克,還吃了一點小虧,被迫在夜幕中退兵了,其實那些都是障眼法!

只有少量吳軍退回了柴桑大營,每天故意操練兵馬、擂鼓名號,以吸引對岸曹軍的注意力,誤以為吳軍主力未動!

其實陸遜率領十萬主力,以及兩千多艘戰船,在夜色的掩護之下,早就順流而下了……

為了不被曹軍發現行蹤,吳軍分成了幾十隊,白天躲在蘆葦叢中,夜晚偷偷的行船,沿著長江支流順利進入了太湖,而後棄船登陸,潛伏在湖熟附近,等著曹軍自己送上門來。

這樣的作戰計劃:大膽、縝密、狠辣……猶如狼群捕殺獵物一般,讓人是防不勝防,而且處處透著蕭逸的用兵風格,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!

“啟稟陛下,陸遜設伏成功,重創了我軍一路人馬,恐怕不會就此罷手的,當派人提醒曹真將軍,小心吳軍來攻才是!”

“仲達言之有理,咳咳……快派人通知子丹將軍,提防吳軍偷襲啊!”

一片慌亂之中,只有司馬懿還保持冷靜了,打了敗仗不可怕,可怕的是一敗再敗,那就徹底無法收拾了。

可惜終究遲了一步,信使還沒出行宮大門,又有新的戰報傳來:

‘陸遜伏擊獲勝之後,立刻率軍渡江北上,趁夜色偷襲了曹真的大營,將裏面的戰船、糧草、淄重焚燒殆盡了!

曹真事先毫無準備,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,人馬折損數萬之眾,就連大營都丟失了,只好率殘部退往合肥一帶,吳軍隨後追殺不止……’

兩路大軍盡皆慘敗,人馬折損不下十萬之數,好不容易打造的戰船盡毀,到了這個地步,南征算是徹底失敗了!

…………

“不好了,陛下吐血了,陛下昏迷過去了--禦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