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渡江決戰!(第2/2頁)

……

“傳朕旨意,犒賞有功將士!”

雖然沒能按照計劃好的,重創吳軍主力、生擒大都督陸遜,可畢竟打了一場勝仗,曹軍將士揮舞兵刃,高聲歡呼起來,並四處撿拾起了戰利品!

先是抽到了好簽,又打了一場勝仗,曹丕不禁心花怒放,下令以酒肉犒賞將士們,並與群臣舉行了慶功宴,期間自然少不了溜須拍馬、歌功頌德了!

而在慶功宴上,唯有司馬懿沉默不語,望著漆黑一片的江面,心中滿是疑問?

按理來說,蕭逸調教出來的徒弟,本領肯定不會差了,可今天這場攻防戰中,陸遜只能說表現不錯,遠遠到不了優秀的地步,這是為什麽呢?

是陸遜徒有虛名,沒從師父手中學到真本領,還是另有圖謀呢?

如果是後者的話,他又在圖謀什麽呢?

…………

轉眼一個多月過去了,魏、吳兩軍隔長江對峙,沒再發生沖突,可是隨著時間推移,魏國君臣越來越急躁不安了。

一則,五十萬大軍、兩百萬民夫,以及數十萬匹隨軍騾馬,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糧草,後勤壓力可想而知,那些負責籌集、運輸糧草的官員,不是累的吐了血,就是無法完成任務,自己抹脖子求解脫了。

照這樣對耗下去,只怕吳軍還能堅持,而魏軍卻要先垮掉了,畢竟前者是就地籌糧,通過長江水道運輸;而後者是數千裏之外籌糧,通過陸路車輛運輸,中途消耗極為巨大!

二則,魏軍大都是北方人,來到江南水澤之鄉,水土不服者甚多,每天都有人病倒,上吐下瀉,渾身水腫,別說上陣廝殺了,就連站起來走路都困難,士氣更是一落千丈!

三則,現在是六月下旬了,長江馬上要進入汛期,到時候波濤洶湧、水位狂漲,渡江的困難成倍增加,再遇到連綿大雨就更麻煩了。

考慮以上幾點,曹軍必須盡快渡江,與吳軍進行決戰才行,可是現在決戰有多大勝算呢?

行宮中,就是否盡快決戰的問題,魏國君臣展開了激烈討論:

“諸位愛卿,船只準備的如何了,水軍可否與吳軍一戰?”

因為大量服用丹藥,以至於內火上升,曹丕越來越急躁了,就連雙眼眸子都變成了紅色,不斷的走來走去!

“回稟陛下:自從聖旨下達以後,大小官員們日夜督促,已經打造、征集了大小戰船四千多艘,基本上夠我軍渡江之用了!

水軍招募了八九萬人,正在日夜演練水戰之法,不過軍心有些不穩,總是有士卒偷偷逃跑,要想與吳水軍爭鋒,恐怕還要再行操練才行!”

對於決戰的事情,謀士們都認為時機未到,如果強行出兵的話,只怕會有兵敗之險!

“傳朕旨意,軍中再有逃亡者,抓住之後一律斬首,如果抓不住本人,就按照戶籍抓起父母親人頂罪,看誰還敢再當逃兵!”

“遵旨!”

“不能再耗下去了,何況數十萬人馬駐紮北岸,四路進兵、偷襲健康的意圖,隨時可能被吳軍察覺到,那樣就前功盡棄了!

傳朕旨意,讓大將軍-曹休率兵渡江,直奔健康,生擒孫權,讓驃騎將軍攔截吳軍援兵,其余各部也要做好渡江準備!”

“可是陛下,此時決戰,我軍沒有十成把握啊,還是推遲一下為好!”

“不必再說了,朕的幾十萬大軍等不起了,朕也等不起了,即刻渡江,決一死戰,再有勸阻者--斬!”

“遵旨!”

一番爭論之後,不顧群臣的勸阻,曹丕下達了決戰命令,並拔出倚天寶劍,斬斷了龍書案一角以示決心!

華歆、王朗等人本想再勸一下,可是看著曹丕那雙赤紅色的、殺氣騰騰得眼睛,還有手中明晃晃的寶劍,只能嘆息著不再說話了。

黃初五年-六月二十二日,大將軍曹休親率十五萬人馬,大小戰船兩千多艘,從高郵湖拔錨啟航,沿水道撲向了長江南岸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