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五章‘齊桓公’之與‘管仲’!(第2/2頁)

“從背後來看,本王又當如何?”

“大王前低後高,背負乾坤,當更上一層樓才是!”

“更上一層樓,本王當為什麽?”

“大王可為齊桓公!”

“哈哈!”

司馬懿果然是政壇高手,一番言語滴水不漏,不但把意思表達清楚了,而且是三層意思:

第一層:齊桓公-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,五霸之首,姜姓,名小白,是齊僖公的兒子、齊襄公的幼弟!

齊襄公荒淫無道,以至死於非命,兒子們尚且年幼無知,無法應對當時的亂局,於是群臣擁護小白繼位,成為了齊國君主,這是‘兄終弟及’的典型例子。

司馬懿這是暗示曹熊呢,一旦曹丕龍馭歸天了,司馬家族願意支持他,也來一個兄終弟及,就連借口都想好了,皇子們年幼無知,而大魏帝國需要一位長君!

第二層:給人看相從來只看正面,還沒聽說過看背面的,司馬懿這也是在暗示曹熊,您要想高升一步,就必須得‘反著來’,也就是造反了!

因為按照常理,就算曹丕真的不行了,臨終也會留下遺詔,傳位給某一個兒子,而不會傳位給弟弟的,這是人之常情,也符合秦、漢以來的繼承原則:

有嫡立嫡、無嫡立長,無子立弟、弟亡立侄,要是連侄子也沒有,就在宗室子弟中挑選繼承人,總之皇位不能傳給外姓人!

根據這個繼承原則,曹熊要想坐上皇位,就得用點非常手段了,或是篡改遺詔,或是發動政變,如此才能達成目的!

第三層:齊桓公雖為五霸之首,可終究還是周朝的臣子(齊為侯爵),一輩子也沒敢稱王,而且九合諸侯、一匡天下,對周王室是有大功勛的!

如果曹熊不想造反,還把今夜的事向曹丕告密了,司馬懿也可以解釋說,自己是希望曹熊像齊桓公一樣,好好的輔佐天子,並無別的意思,這樣就把自己摘幹凈了。

這三層意思,一層比一層深奧,一層比一層難懂,若是換成尋常人,只怕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!

可曹熊不是尋常人,他是奸雄的嫡出之子,身體裏流淌著聰慧、狡猾的血液,瞬間就全想明白了,他又作何反應呢?

當場拍案而起,怒斥司馬懿為亂臣賊子,自己絕不會同流合汙,然後向皇兄告密嗎……沒有的,曹熊低頭沉思起來,顯然是心動了!

世人評價說:曹操的性格分散在了諸子身上,曹丕繼承了奸詐,曹彰繼承了勇武,曹植繼承了才智,唯有曹熊什麽都沒繼承到,是最不像父親的兒子了!

其實大錯特錯了,在曹家諸子裏面,曹熊才是最像父親那個,奸詐、勇武、才智樣樣俱全,只是他的年齡最小了,各方面又比較平均,故而被哥哥們的光環籠罩著,一直不被世人重視!

同樣的,曹熊繼承了父親的性格,也繼承了那顆政治野心,早就對皇位垂涎三尺,只是沒有合適機會,這才一直隱忍不發罷了!

如今機會出現了,還是千載難逢的良機,自然不能輕易放過了,不過曹熊非常清楚,跟司馬懿這種家夥合作,無異於與狼共舞,不但要格外小心,事後還得先下手為強才行!

“承蒙祭酒大人吉言,本王若為齊桓公,大人就是我的管仲了,齊心合力,共成大業!”

齊桓公繼位之後,不計前嫌,大膽啟用了與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為丞相,並尊之為‘仲父’,齊國因此大治,順利成為霸主!

曹熊這是在答復了,一是自己願意發動政變,以兄終弟及的方式,奪取皇帝寶座!

二是向司馬懿做出承諾了,只要全力支持自己奪位,事成之後,你就是大魏帝國的丞相!

“大王如此厚愛,下官必效犬馬之勞!”

“有仲達鼎力相助,本王何愁大事不成!”

“哈哈!”

曹熊、司馬懿舉杯慶祝,算是結成了政治聯盟,都仰天大笑起來,可目光中卻是寒芒起伏……

‘待我君臨天下,第一個就宰了你!’

‘待我大權在握,勢必取你而代之!’

…………

嗚!--嗚!嗚!“

剛剛放下酒杯,外面突然響起了號角聲,二人這才驚覺過來,竟然談了整整一夜,外面已經天光大亮了!

而且是預警的號角,應該是有大事發生了,曹熊、司馬懿對視一眼,先後離開了住所,直奔皇帝行宮而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