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旗開得勝!(第2/2頁)

諸葛瑾,字子瑜,瑯邪郡-陽都人氏,蜀漢丞相-諸葛亮的同胞兄長,胸懷寬廣,溫厚誠信,深得吳王-孫權的信賴,加封為宛陵侯,會稽郡太守,為東吳元老重臣之一!

世人評價說,諸葛兄弟分侍三國,蜀得一龍、吳得一虎、魏得一犬,能得到虎之評價,可見諸葛瑾雖不及二弟韜略過人,卻也絕不是泛泛之輩!

“吳王派子瑜先生渡江,不知所為何事啊?”

“外臣特來化幹戈為玉帛,讓魏、吳兩國重歸於好!”

“此話怎講?”

“吳國侍魏多年,向無失禮之處,如今陛下無故興兵來犯,使兩國百姓飽受刀兵之苦,田園盡毀,屍橫遍野,陛下又於心何忍呢?

我家吳王宅心仁厚,不願兩國百姓繼續流血了,故而派外臣前來面見陛下,希望化解矛盾,使魏、吳兩國重歸於好,如此天下幸甚,蒼生幸甚!”

說話間,諸葛瑾取出一份國書,由侍從送到了曹丕手中,後者打開仔細觀看,國書內容很長,且是吳王孫權的親筆。

前面是一些外交用辭,說東吳一直奉曹魏為宗主國,年年進貢,歲歲稱臣,沒有任何失禮之處,兩國也一直保持友好關系!

如今東吳受了天災,曹魏不派人慰問救助,反而出動幾十萬大軍來攻,這在道義上是不對滴,是要受到天下人指責滴,希望曹魏方面認識到錯誤,立刻停止軍事行動雲雲!

不過孫權也是明白人,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,只有弱肉強食,沒有公理可言,因此後面話鋒一轉,表示這次挨打自己認了,並提出了四項議和條件:

其一,吳國把長江以北土地,還有海外一些島嶼,盡數都獻給魏國!

其二,繼續尊魏為宗主國,每年進貢黃金三萬兩,白銀十萬兩,地方各種特產五百車!

其三,孫權願意把次子孫慮,送到魏國作為人質!

其四,如果魏國討伐蜀漢,吳國願意出一支人馬助戰,並提供部分軍械、糧草、船只!

憑心而論,這四項條件相當不錯,如果魏國接受了,既得實惠,又得面子,完全可以凱旋班師了,可是曹丕會答應嗎?

“哈哈,吳王送來親筆國書,可見卻有議和的誠意,不過朕之所圖者,非廬江一郡之地,更不是海上幾座小島,而是天下一家,四海升平!

勞煩子瑜轉告吳王,若真為了江東百姓考慮,還望他早日渡江北上、納土歸降,朕當以兄弟之禮相待,並與之結為兒女親家,保證吳氏子孫永享榮華富貴!

若是冥頑不化嗎,朕有百萬虎狼之師,踏平江東不費吹灰之力,屆時國滅城破、玉石俱焚,還望吳王好好思量一下!”

雖然議和條件不錯,可曹丕還是果斷拒絕了,一則,戰局對魏軍非常有利,完全沒有停戰的必要,何況自己還有殺招未出。

二則,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,只怕是熬不住幾年了,因此上,必須加快統一天下的步伐,給後代留一座穩固的江山!

“自古識時務者為俊傑,吳王若是早些歸降,我家陛下必定厚待之,若是遲疑不決,恐怕就要做刀下鬼了!”

“東吳如雞卵,大魏如泰山,以卵擊石什麽後果,子瑜先生再清楚不過了吧!”

…………

萬歲!--萬歲!

曹魏群臣也趁機鼓噪起來,大小將士更是呐喊不斷,想要施加心理壓力,迫使諸葛瑾乖乖就範,後者卻面不改色,仔細觀察著曹魏君臣人等,各種神態牢記心中!

“自古以來,恃強淩弱,不顧道義而行事者,皆沒有什麽好下場,我吳國雖然弱小,也有幾十萬虎賁之士,兼且上下同心同德,陛下就不怕重蹈烏林之禍嗎?”

“哈哈,鏖兵江水猶然熱,赤壁樓船一掃空,這也不是水,是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……如今朕為父復仇,親率百萬大軍南下,江東可還有第二個周公瑾嗎?”

“既然陛下執意如此,我東吳也只要竭盡全力,與陛下周旋一二了,告辭!”

“來人呀,送子瑜先生渡江!”

諸葛瑾臉色鐵青的走了,不過這一趟也沒白來,雖然未能達成議和,卻探知曹軍幾分虛實--君臣俱驕,外強中幹,與當年的曹操如出一轍!

另一邊,曹丕與群臣繼續飲酒慶祝,一直喝到了日落西山,這才在幾名侍從攙扶下,醉醺醺的回去休息了,群臣也各自散去。

“陛下,醒酒湯!”

“走,去側殿議事!”

“遵旨!”

誰也沒有想到,回到了寢宮之後,曹丕的醉意削減大半,又喝了兩碗醒酒湯,待頭腦完全清醒之後,帶幾名心腹人向一間隱蔽的房屋走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