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八章空缺的儲君之位!(第2/3頁)

問題是,小女王太有個性,入無愁侯府十余年了,一直不肯名正言順的嫁給蕭逸(有夫妻之實,無夫妻之名),而蕭逸也不好強迫,究其原因就是:不肯做妾室!

小女王的人生信條是:‘女王一生,不弱於人,上到天子,下至農夫,要想迎娶自己,只做正室,絕不為妾!’

換而言之,曹丕要想得到小女王,就必須給她一個正宮皇後的名分,這就是曹丕一直想廢黜現在的皇後,又遲遲不肯立太子的原因了。

因為十一位皇子裏面,無論立嫡、立長、立賢,曹叡都是當之無愧的儲君,而曹叡又是甄道的兒子,一旦坐上儲君寶座,母憑子貴之下,甄道皇後的位置就不可動搖了,又如何迎娶小女王呢?

不迎娶小女王入宮,曹丕死不瞑目啊!

…………

唉聲嘆氣的太後,惶恐不安的皇後,還有暗藏殺機的皇帝……寢室內發生的一切,都被曹熊看清清楚楚,並隨之生出一點小心思!

皇帝身體非常不好,恐怕不是長壽之人,又遲遲不肯立儲君,一旦出現不忍言之事,這大魏江山交與何人呢?

不要忘記了,按照上古繼承法則,父死子繼之外,還有兄終弟及之說,而自己就是皇帝的嫡親弟弟,還是皇太後最寵愛的兒子,與蕭氏關系也不錯,如果……嘿嘿!

曹熊的嘴角抽動了兩下,似乎是想露出笑意,又強行壓制住了,把頭壓的更低了……

“天色已晚,兒臣告退,請母後好好保重身體!”

按照規矩,外臣是不能夜宿後宮的,諸侯王也不例外,眼看已到黃昏時分,曹熊準備告退離開皇宮了,而卞太後一臉不舍之色,拉的幼子的手不願放開!

“哈哈,既然母後如此不舍,王弟就留宿宮內好了,也好晨昏定省,問疾嘗藥!”

“國家法度,外臣一律不得留宿後宮,臣弟豈能壞了規矩呢!”

“誒,國法大不過天理人情,有王弟精心服侍左右,母後一定會聖體康復的,破例一次又有何妨呢,再說王弟與朕一奶同胞,又何談‘外臣’二字?”

“如此,臣弟謹遵陛下旨意!”

出乎意料的,曹丕竟然出言挽留了,與以往防兄弟、如防猛虎的作風完全不同,曹熊假意推脫幾句,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。

看到兒子們如此和睦,卞太後自然心花怒放了,臉上也有了幾分血色,同時暗暗的祈禱,希望兒子、女婿的矛盾也能化解開,那樣自己就算躺在棺材裏也瞑目了。

接下來,曹丕起身告退,曹熊隨後恭送,那知剛出仁壽宮大門,就有宦官送來一份急報!

‘九江太守-陽裏亭侯-賈逵,誠惶誠恐,頓首上言:

黃初四年-十月初二日起,東南沿海突起颶風,自南向北橫掃兩千余裏,前後歷時八天,直至長江沿岸而止,未入我大魏境內!

颶風所到之處,房倒屋塌,田園盡毀,健康城亦未能幸免,城墻有多處倒塌,吳王宮幾為雨水淹沒,孫權率文武百官倉惶出逃,忙忙似喪家之犬一般!

初步估計,江東傷亡者數萬人,流離失所者數十萬人,車船、財物、莊稼損失不計其數,百姓日夜哀嚎,官府束手無策,民變一日之內數十起,江東已呈末日之狀矣!’

…………

東南沿海刮颶風的事情,曹魏方面早就知道了,可曹丕與文武群臣大都生在內陸,根本沒見過大海之遼闊,更加無法想象一場風雨,能給一個國家帶來多大傷害,因此誰也沒太當回事!

如今準確消息傳來,看著上面一串串的數字,曹丕先是瞠目結舌,而後陷入了狂喜之中,這真是天佑曹魏啊!

曹丕雖不及父親雄才大略,可也不是泛泛之輩,深知曹魏政權要想長治久安,自己必須提高個人威望,以此鞏固皇權,而辦法只有一個--發動戰爭!

打仗可以凝聚人心,轉移內部矛盾,歷練出真正的人才,不失為非常情況下一種治理國家的辦法!

問題是,曹操、蕭逸太厲害了,南征北戰幾十年,蕩平了中原各路諸侯不說,還把匈奴、羯、氐、羌、烏丸、鮮卑這些部落全給打趴下了,有的幹脆給滅族了!

曹丕拔劍四顧,發現只剩兩個對手:一為蜀漢,一為孫吳!

蕭氏控制的關中、漢中荊州北部這些地區,不經過蕭逸點頭同意,曹魏軍隊是無法滅蜀的,就算滅了蜀漢,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,因此選擇只剩下一個--孫吳!

可是孫氏割據江東二十余年了,選賢任能,民心依附,統治基礎非常之牢固,如今擁有兩百多萬人口,三十多萬軍隊,以及大小幾千艘戰船,其實力更在蜀漢之上!

當年曹操統傾國之兵南下,想要席卷東南半壁河山,沒想到烏林大戰慘敗,幾十萬人馬折戟沉沙,統一天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