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決戰定軍山!(七)(第2/3頁)

接下來,諸將都巡視防線去了,以免蕭玄率兵突圍,或者鄧艾再次救援,諸葛亮則回到了後帳……

後帳中擺著幾個大箱子,裏面全是各種零件,大小不一,形狀各異,好多還是殘破不堪的,帶著濃濃的焦糊氣味……正是床子弩的零件!

昨日一戰,蜀漢第一精銳白耳兵,就折損在這種大殺器之下,故而諸葛亮下了命令,不惜一切代價搶奪幾具床子弩,準備復制之後裝備蜀軍,這樣才對得起白耳兵的犧牲!

沒想曹軍撤退的太快,還把床子弩擡走了,擡不走的也都燒掉了,蜀軍打掃戰場的時候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只找到這些損毀的零件,寶貝一樣送到了中軍大帳。

“果然是設計精妙,可惜殘破的太厲害了,好多重要零件也被拆走了,不知能不能復原出來,我漢軍要是裝備這種武器,攻城掠地可就容易多了!”

諸葛亮拿起幾個零件,認真對比研究著,希望用自己的智慧把這種殺器復制出來,如果自己不行的話,還可以請夫人出手幫忙,那可是擺弄機械的絕頂高手!

(諸葛亮之妻黃月英,乃是荊襄名士黃承彥之女,生的黃發、黑膚,相貌醜陋,卻是不世出的大才女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尤其善於發明創造!

蜀軍裝備的連珠弩、武剛車,以及很多精巧器械,其實都是諸葛夫婦一起發明的,且女方貢獻更大一些!)

“嗯?--這怎麽可能呢?”

正在研究之間,諸葛亮發現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,自己找到了兩個牽引鉤,其形狀、大小完全一樣,就連上面的打磨痕跡都沒區別!

要知道,這個時代的武器全都是手工制造的,就算是同一個人,也無法制作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,大小肯定略有差別的!

現在出現了大小一樣的牽引鉤,這是純屬巧合,還是……

諸葛亮趕快翻動箱子,一共找到了七個牽引鉤,認真比較之後發現,七個大小完全一樣,再比較其他相同的零件,大小也完全一樣,且有模具鑄造的痕跡,換而言之,制造這些零件過程中用到了機械!

“這怎麽可能呢……他們找到方法了,他們真的找到方法了,這簡直太可怕了!”

看著手中的零件,諸葛亮不禁冷汗直冒,不可能發生的事情,卻真實的出現在眼前了,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呢?

連珠弩箭除了殺傷力不足,其實還有一個大缺陷,就是結構復雜、制作麻煩,一名熟練的老工匠,也要用兩三個月時間,才能制出一具合格的連珠弩箭!

而培養一名熟練工匠,比之制造連珠弩箭更要難上百倍,必須是聰明伶俐、勤懇好學,又對蜀漢忠心耿耿的人才行,否則一個工匠背叛了,就會泄露連珠弩箭的秘密!

因此上,蜀漢集團用了三年多時間,也只制造出幾千具連珠弩箭,遠遠不夠大軍征戰用的,如果數量增加十倍的話,又豈容曹軍鐵騎耀武揚威呢,定軍山大戰也不會打成這樣了。

諸葛亮原本以為,床子弩與連珠弩一樣,也存在結構復雜、制作麻煩的問題,同樣是一種威力巨大、卻無法大規模裝備軍隊的武器,對未來戰事不會產生太大影響,可這幾個牽引鉤證明,自己大錯特錯了!

兩三個牽引鉤大小一樣,還可以說是巧合,可是找到的全都一樣,那就是必然之事了!

換而言之,曹軍掌握了一種方法,可以生產大小一樣的零件,而且是半手工、半機械生產的,這樣做的好處太多了……

首先,零件大小完全一樣,床子弩破損的時候,只要把壞零件更換掉,就能繼續使用了,或者用幾具破損的,可以拼湊出一具完好的,在戰場上繼續射殺敵人!

而連珠弩破損之後,修復起來可就麻煩了,零件稍微大一些,或者小一些,都無法安裝上去,必須反復修改才行,互換使用更是想都不敢想啊!

其次,零件標準化之後,就可以分開生產了,一個工匠就負責一個零件,最後組合在一起成型,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,又避免了泄露機密,真是一舉兩得啊!

以上種種,都是諸葛亮夢寐以求、又無法做到的事情,沒想到曹軍卻做到了,準備說是蕭逸做到了,因為在一個零件的隱秘處,諸葛亮看到了一個‘蕭’字,造器留名,古之慣例!

“臥龍、鳳雛,二者得一,可安天下……莫遇貪狼!”

“我有超人之智,彼卻有天人之智,文治、武功、用人、發明……彼處處勝我一籌,臥龍不及貪狼多矣!”

一個極為聰明人,遇到了一個更聰明的對手,這種感覺太誅心了,縱然是諸葛亮也不能免俗,心中升起一種深深的無力感!(周瑜:哈哈……)

這不是幾個零件的問題,也不是一種武器的問題,而是關系到戰爭勝負,以及天下大勢的走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