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丈母娘出面調停了!(第2/3頁)

………………

“子桓率文武百官,恭迎太師大人還朝,先前之事,愧疚至極,願受龍虎金鞭之責罰!”

“臣不敢,臣惶恐!”

……

丈母娘的面子就是大,蕭逸見到懿旨之後,立刻帶著曹節、蕭黃進宮問安來了,還帶著很多的滋補品,人參、鹿茸、黃精都是用大車拉著的。

曹丕立刻下旨,開放前面的司馬門(皇帝專門進出的),請蕭氏一家人入宮,並親率文武百官出迎,雙方見面之後,曹丕主動抱拳行禮,算是給足了面子!

蕭逸心中氣消大半,也就順坡下驢了,隨著回到了麒麟殿上,曹節則領著兒子,到後宮探望母親去了,曹、蕭兩家又和好如初,起碼表面上是這樣的!

當然了,軍國大事屬於機密,不能在大殿上公開討論的,蕭逸上朝就是走個過場,告訴文武群臣自己回來了,而後與曹丕、程昱、曹休、曹真等十幾名重臣,進入了一座偏殿之中,詳細商議對敵之策!

“關羽率兵猛攻荊襄,諸葛亮揮師進犯漢中,陸遜提兵八萬進駐江夏郡,也有趁火打劫之意,究竟如何退敵,還請太師大人拿個主意吧!”

“漢中郡有山川之險,諸葛村夫一時間難以攻破,襄陽城卻是岌岌可危了,還請太師大人率兵救援,先解這燃眉之急!”

…………

偏殿中放著巨型沙盤,上面標注著敵我態勢,最近幾天時間,關羽這邊的攻勢極為猛烈,又拿下了好幾座城池,襄陽城幾乎成為孤島了,蔡瑁、張允的求援信,一天能送來六七份,直言就要堅持不住了。

至於漢中方向上,蜀漢軍隊步步為營,並沒有發起猛攻,因此文武重臣全都認為,應該先近後遠、先急後緩,集中兵力對付關羽這一路!

否則襄陽城一旦失守,荊州兵馬長驅直入,江東軍隊再趁火打劫,許昌城可就危險了,朝廷想不遷都都不行了。

“呵呵,諸位不必驚慌,關雲長這般用兵,有前拳、無後手,只怕襄陽城拿不下來,自己的老巢反而要丟了,派人告訴蔡瑁、張允咬牙堅持住,膽敢丟了襄陽城,我砍了他們兩個的腦袋!

至於陸伯約嗎,這只小狐狸狡猾至極,在戰局沒有明朗之前,他不會動一兵一卒的,反到是西邊的諸葛亮,需要本太師親自走一趟了!”

望著沙盤上復雜的局勢,蕭逸一陣陣的冷笑,而後向曹丕,以及文武重臣們講述其中奧妙……

關羽坐鎮荊州南部,麾下大約有十萬兵馬,而曹魏在襄陽、宛城一帶的駐軍,大約也有十萬之數,雙方兵力大致相當,之所以出現眼前的危局,皆因關羽壓上了全部兵力,不顧死傷的強打硬沖,這樣前期攻勢迅猛,可是後勁必然不足!

襄城城有‘銅澆鐵築’之稱,軍械、糧草也很充足,再加上六萬精銳駐軍,堅守一點問題也沒有,之所以不斷告急求援,乃是蔡瑁、張允心虛所致,或者被關羽的疑兵之計嚇住了。

徐晃、於禁已經率三萬兵馬赴援了,蕭逸走出無愁侯府之時,就下令黃忠、黃敘父子率三萬人馬,作為第二梯隊援助襄陽城,如此可保萬無一失!

至於陸遜帶領八萬將士、兩千多艘戰船駐紮江夏郡,看起來是站腳助威,欲與蜀漢一起揮師北伐,進而瓜分曹魏的領土,其實是盯上了荊州南部四郡!

一是從歷史恩怨考慮:當年孫、劉兩家聯軍抗曹,說好了事成之後,荊州東部的江夏、長沙、桂陽、零陵四郡歸孫權,西部的南陽、南、章陵、武陵四郡歸劉備,中間最富庶的襄陽郡,兩家各占一半,劉占襄陽城、孫得江陵城!

結果卻大出意料,江東軍陷入了一連串的苦戰中,兵馬、錢糧消耗極大,就連大都督-周瑜都隕落沙場了,所得不過一個江夏郡,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!

劉備軍沒付出什麽代價,卻占據了長沙、桂陽、零陵、武陵四郡,襄陽郡的南部,以及富庶的江陵城,其實力一躍千裏!

江東集團對此非常不滿,多次與劉備集團交涉,索要本該歸自己的長沙、桂陽、零陵三郡,還有江陵城,而劉備卻以‘荊州全境未克,不能遵守前約’為理由,拒絕交出這些土地,故而兩家弄的很不愉快。

而江東上下也彌漫著一股‘出兵復仇,懲罰不義’的情緒,對荊州南部虎視眈眈,隨時準備奪取這些地方!

二是從戰略位置賞考慮,江東地區河流縱橫、湖泊彌補,故而江東軍極善於水戰,造船行業也特別發達,甚至能造出幾萬料的大海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