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大家都在挖坑!(第2/3頁)

如今曹氏、蕭氏、士族三方明爭暗鬥不斷,曹丕突然搬出了《周禮》,只怕是別有用心吧?

…………

接下來,曹丕又處理了一些政務,與群臣們探討了幾件事情,眼看大朝會就要結束之時,一名黃門侍郎突然跑了進來,手中托著個大包袱……

“啟稟陛下,關中送來了八百裏急報,有人私造禁忌之物,試圖起兵反叛朝廷!”

“什麽,竟有此等大逆不道之事?”

包袱打開了,裏面正是皇冠、龍袍、玉帶、朝靴等物,且以白色為主,漢屬火,魏屬土,土生金,金為白色,這不只是要造反,還有取代曹魏之意呢!

曹丕故作驚駭之狀,仿佛事先並不知情,群臣更是面面相覷,剛剛人手一本《周禮》,宣揚忠君愛國之道,這就有人圖謀造反,連皇冠、龍袍都做好了?

天下人都知道,關中是蕭氏集團的老巢,大公子蕭玄坐鎮長安,並擔任長安令,周圍幾個郡的大小官員,也都是蕭氏心腹人擔任,經營的是風雨不透!

如今出現了這種事,雖沒有證據表明蕭氏有謀逆之心,可作為地方鎮守官員,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吧,一個‘治理不利,致使民生逆心’的罪名跑不了了。

有功當賞,有罪必罰,這是千古不變的鐵律,想到嚴重的政治後果,文武群臣目視禦階上的太師大人,這次蕭氏恐怕在劫難逃了,雖不至萬劫不復,起碼也要元氣大傷!

也有人心生懷疑,太師大人做事一向風雨不透,就算真的起兵造反,也不會露出絲毫破綻的,怎麽會私造皇冠、龍袍之物,又不小心暴露出來呢,這恐怕是另有內情吧?

看著手中的《周禮》,地上的禁忌之物,再看看上面端坐的三個人,有些聰明的大臣猜到了幾分,卻一個字也不敢說出來,生怕召來殺身之禍!

“朕順天應人,革漢命、登大寶以來,躬行節儉,表裏洞達,時常通宵批閱奏折,關心民間疾苦,水旱朝告夕賑,無有壅弊之處!

沒想到朕如此盡心竭力,仍有人心存不滿,竟然私造皇冠、龍袍等禁忌之物,意圖起兵造反,禍亂天下,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!

也罷了,朕此時心力憔悴,已不知如何是好了,太師大人老成謀國,可有應對之策嗎?”

眼看計劃進行順利,曹丕面露哀色,還擠出了幾滴淚水,仿佛受了多大委屈似的,而後把這件事推到了蕭逸面前,如此做有兩個好處:

一是向蕭氏施壓,迫使其承認錯誤,並讓出一部分利益來平息此事,同時也震懾蕭氏集團,不要有圖謀不軌之心!

二是給蕭逸保留面子,讓其自己清理門戶,以免觸碰了底線,真要是逼的蕭氏反叛,那可就弄巧成拙了。

通過這些可以看出,曹丕帝王術的水平,雖不敢與秦始皇、漢武帝相提並論,可也不在漢明帝、漢宣帝之下,開拓進取不敢輕言,守住基業絕無問題!

“刷!--刷!”

大殿內的氣氛緊張起來了,所有目光都落在蕭逸身上了,猜測他會如何應對這一危局,是乖乖的就範、讓出一部分利益呢,還是鋌而走險、拼一個魚死網破?

私造禁忌之物,事敗舉兵造反,道義上就輸了一籌,也得不到天下人的同情,就算蕭氏實力雄厚,只怕也難以成功吧?

“私造禁物,大逆不道,不過此事不宜擴大,以免擾亂了天下人心,朝廷可以派出特使,暗中調查此事,把叛逆者繩之以法,維護大魏帝國的尊嚴!

出現這種大逆不道之事,地方上也難辭其咎,長安令以及弘農、右扶風、左馮翊三郡大小官員,全部革職問罪,朝廷另派賢明者接替!

臣亦有教子不嚴之過,願意辭去太師官職,自減一郡之封地,回家閉門思過六個月,並抄寫《周禮》一百遍,以為懲戒,時時反省!”

蕭逸相當幹脆,宣布對蕭氏的懲罰之後,自己脫下了太師朝服,對著皇位拱了拱手,直接走出了麒麟殿,溜達著回家閉門思過去了。

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曹丕、以及文武群臣,好半響反應不過來,這是什麽情況呢?

本想利用皇冠、龍袍之事,對蕭氏施加一下壓力,最好再刮一層皮下來,那知蕭逸手起刀落,直接割下來一塊‘大肥肉’啊!

一座長安城,再加上弘農、右扶風、左馮翊三個郡,這等於交出了大半個關中,太師的官職也辭了,還自減一個郡的封地,蕭氏集團元氣大傷矣!

“既然太師大人發話了,就按其意思來處理吧,從各地挑選精明強幹的官員,到關中接替長安,以及三郡的事務,一定要盡心盡責,保境安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