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換位思考!(第2/2頁)

對於蜀漢集團來說,這已經是個大勝仗了,奪取了益州的北大門,增加了幾十萬人口,還穩固了內部人心,加強了中興大漢的信心,諸葛亮的個人威望也會扶搖直上!

按照這個態勢,蜀漢集團好好休養生息,再發動幾次北伐,就算無法真正打敗曹魏,也能延長自己的國祚了,換而言之,統一天下遙遙無期矣!

萬幸的是,蕭逸換位思考之下,識破了諸葛亮的陰謀詭計,自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了,接下來要考慮的是,如何應對蜀漢集團的北伐,分兵據之,還是暗中設伏?

“老夫有一計策,不用耗費一兵一卒,只要派一位使者出馬,則二十萬蜀兵自退矣!”

“毒士說話了,雖然說的不是很明白,可在坐眾人卻全聽懂了--釜底抽薪,背後開花!

益州南部的原始森林中,聚集著很多蠻人部落,人口數量不詳,生活方式落後,住山洞、穿獸皮、無文字,平時殺蛇宰象為食,據說有的部落還生吃鼠蟻,甚至是吃人肉呢!

蠻人們靠山吃山的同時,也經常從原始森林中走出來,襲擊漢人的城池村落,搶劫一些鹽巴、鐵器、布匹之類,以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,畢竟糧食比蛇蟲鼠蟻好吃多了,鐵器也比石器更加鋒利!

劉焉、劉璋父子統治時期,也曾多次派兵征討過,可是受地形環境的影響,全都是勞師無功,有幾次還吃了敗仗呢,最後只好聽之任之,益州南部的越雋、牂柯、永昌幾郡,實際控制在蠻人部落手中!

劉備奪取成都之後,只是控制了巴蜀北部核心地區,對南邊三郡同樣鞭長莫及,而且蜀中大亂期間,一些漢人也逃到了南邊,與蠻人們雜居在一起,極大增強了後者的實力!

諸葛亮全力揮師北伐,巴蜀內部必然空虛無比,如果曹魏派出一名使者,攜帶著金銀珠寶……這些東西對蠻人意義不大,他們連貨幣都沒有,還處於以物易物的原始階段呢!

可以攜帶鐵器、糧食、布匹出使蠻人部落,讓他們起兵造反,後院起火之下,諸葛亮只能撤兵回去了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跟蠻人部落較勁,並消耗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!

而以蜀漢集團的單薄家底,就算是打敗了蠻人部落,恐怕十年八載之內,也無力組織第二次北伐了,而十年之後嗎,就不是蜀伐魏,而是魏伐蜀了!

如果趁著蜀漢內亂之際,曹魏從北面出兵,羌人各部從西面進攻,再命令剛剛稱臣的孫吳,從東面也武力威懾一下,只怕蜀漢政權就要走進墳墓了吧?

如此狠辣之計,蕭逸會聽取嗎?

“文和先生的確妙計,不過嗎……”

“不過太師大人不會聽的,我華夏內部之亂,又豈容蠻夷插手?”

“哈哈,知我者,文和先生也!”

身為穿越一族,蕭逸自然清楚蜀漢的‘命門’所在了,卻從未考慮過用這一招,還是一貫堅持的原則:民族利益高於一切,包括意識形態的不同!

自己與諸葛亮打生打死,都是華夏民族內部的事情,屬於兄弟之爭,打完了還是一家人,輪不到外人來插手,也不準外人來插手,誰來就剁了誰的手!

相反的,如果蠻人真的造反了,自己非但不會難為諸葛亮,還要暗中助其一臂之力,把南中的地盤奪下來,為華夏民族開疆拓土!

不能借助外力,唯有自強不息,蕭逸立刻傳令給馬六、文聘,好好的防守漢中郡、荊州北部之地,做好迎戰蜀漢軍隊的準備,又傳令給西南都護府,監視轄區內的羌人部落,不許一兵一卒進入漢境!

又讓鄧艾、郝昭各領本部人馬,以最快的速度馳援漢中郡,那裏會成為曹魏、蜀漢的主戰場,必會有一場激烈的廝殺!

到了關鍵時刻,蕭逸還準備親自坐鎮長安,與諸葛亮好好的鬥上一番,順便也做一些私事,長安作為蕭氏老巢,未來大帝國的都城,也該好好的建設一番了,比如多多引進人才!

…………

“啟稟父親大人,大哥用金雕送來一份急報!”

“拿來我看!”

按到葫蘆瓢又起,麻煩之事總不斷,剛剛做完軍事部署,蕭黃疾步走了進來,手中拿一份鴻翎急報!

蕭逸急忙打開觀看,急報是長子蕭玄親筆,只是說一件事:關中-藍田縣境內,莫名出現了皇冠、龍袍、天子劍等物,並引起了眾人圍觀!

地方官立刻驅散人群,卻沒能抓到始作俑者,幾件禁物已經送到了長安城,請示如何處置之?

“諸葛村夫,你這一招夠缺德的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