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魏、吳外交戰!(上)(第3/3頁)

又派人打造大型船只,探索東南各處海域,聽說找到了很多島嶼,最大者方圓數百裏,其狀形如芭蕉葉,並取名為‘夷洲!’

因為島嶼上只有一些蠻夷土著,披發赤足,文化落後,還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,也沒什麽財富可言,故而江東船只所到之處,收獲非常的有限,頂多搶一些土特產罷了。

“以卿之間,吳侯何許人也?”

看過國書之後,曹丕不禁生出了好奇心,想拿自己和孫權比較一下,因為父親生前常說:‘生子當如孫仲謀’,這讓曹丕很不服氣,難道自己的文治武功、才學本領,就比不過一個碧眼小兒?

“吳王乃聰明、仁智、雄略之主也!”

“卿褒獎毋乃太甚,莫非有私愛之心?”

“臣非過譽也,吳王納魯肅於凡品,是其聰也;拔陸遜於行陣,是其明也;教化山越之民,是其仁也;取東南沿海之島,是其智也;據三江虎視天下,是其雄也;派使者結交魏國,是其略也。以此論之,豈不為聰明、仁智、雄略之主乎?”

“天無二日,朕欲起傾國之兵,討伐江東可乎?”

“呵呵,大國有征伐之兵,小國有禦備之策,臣還想告訴國主一句:烏林山野一掃空,鏖兵之水猶然熱!”

……

“哼哼,吳畏魏乎?”

“帶甲百萬,江漢為池,何畏之有?”

曹丕接連提出問題,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威脅,想逼迫趙咨就範,最好乖乖跪在自己面前,代表孫權臣服大魏帝國!

哪知趙咨對答如流,不卑不亢,最後弄的曹丕啞口無言,且生出一種深深地挫敗感,一個使者都這麽厲害了,背後的孫權又該如何了得,莫非自己真比不上嗎?

大魏剛剛取代漢室,人心尚未安穩下來,第一場外交戰就打敗了,必然帶來很壞的影響,再讓孫權生出輕視之心,聯合劉備出兵北伐,其後果不堪設想啊!

可是如何對付趙咨呢,說又說不過,辯又辯不贏,曹丕急的心頭火起,目視大殿中的文武群臣,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的,看來都自知不是對手,不敢出來獻醜了!

“怎麽辦,讓區區一個使者難為住了,這件事要傳揚出去了,豈不讓天下人恥笑?”

“外交戰不能敗,朕丟不起這個臉,大魏眼下也禁不起風浪,可是誰能力挽狂瀾,讓江東乖乖的臣服呢?”

…………

狗急跳墻,人急智聲,曹丕咬了好幾下嘴唇,沒想出什麽好辦法,卻想起父親生前常說的又一句話:“吾得無愁,天下無愁!”

無論多為難的事情,只要派蕭逸出馬,就沒有搞不定的,打天下如此,治天下也如此!

大朝會開始之後,蕭逸一直坐在軟榻上,雙目微閉,不言不語,就像是睡著了一樣,而曹丕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,本想不想請這尊大神出馬的,可是現在嗎……

“太師大人,江東使者所言如何?”

“一派胡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