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蕭太師!(第2/3頁)

由此可以看出,曹丕的文韜武略雖不及乃父,奸詐權謀卻是毫不遜色,在打壓蕭氏集團的同時,也小心防備著士族集團,相讓二者鷸蚌相爭,自己才好漁翁得利!

如此算來,很快會有一道聖旨送來了,對自己大大的褒獎一番,再給幾個華而不實的頭銜,一是平息蕭氏集團的憤怒,以免造成曹魏政權內部分裂;二是玩弄平衡之術,最大程度的鞏固皇權!

“啟稟大司馬大人,尚書令-辛評來傳封賞聖旨了!”

“哦,果然來了,讓黃兒出門迎接吧!”

“諾!”

尋常人迎接聖旨,得沐浴更衣,中門大開,排設香案,全家老小跪拜叩首,以示對皇權的無上恭敬,還得給使者準備一份厚禮才行!

蕭逸卻端坐未動,只是讓嫡次子-蕭黃出門迎接,直到辛評手捧聖旨,走進了大堂之中,蕭逸這才站起身來,算是給皇帝一點面子了。

其余文武群臣不肯托大,只好跪拜在地上聽著,想知道皇帝封賞什麽官職,難道還能與丞相比肩嗎?

“大魏皇帝陛下詔曰:朕以眇眇之身,托於兆民之上,惟治世以文,戡亂以武,上賴皇天後土護佑,下得股肱之臣輔佐,勵精圖治,以求大治!

今有大司馬-蕭逸者,輔佐朕父子兩代,征戰沙場,平定禍亂,恪盡職守,屢立奇功,實乃朝廷之砥柱,國家之幹城也,非加殊榮不足以賞其功!

今加封蕭逸為太師,賜九錫,執掌白旄黃鉞,並享‘劍履上殿,見君不拜’之特權,從此君臣戮力同心,共治天下太平,嘉爾冠榮,永錫天寵!”

大魏黃初元年-春,正月初九日!

曹丕尚且畏懼蕭逸三分,陳群自然不敢多說什麽了,就站在大堂之上,朗聲宣讀起了聖旨,原來是要封蕭逸為太師!

太師,古代職官,又名太宰,掌邦治,為上古六卿之首,殷紂王之時,箕子為太師,周武王之時,姜太公為太師,其地位尊崇無比,天子都要對其客客氣氣的!

太師輔佐天子,治理天下同時,又跟太傅、太保,合稱為‘東宮三師’,有著教導太子的指責,故而又稱為帝師之首!

不過到了秦,漢時期,太師的官職雖然保留下來,卻逐漸變成一種榮譽頭銜了,位在三公九卿之上,卻沒有多少權力!

曹丕代漢稱帝之後,並沒有冊封太子,自然就用不到帝師了,如此加封蕭逸為太師,不過是多領一份俸祿,頭頂上多一道光環,並沒有實際意義!

可是誰也不能否則,太師非常的尊貴,其待遇不在丞相之下,再說說‘加九錫!’

錫,在古代通‘賜’字。

九錫是古代皇帝賜給諸侯、大臣有殊勛者的九種禮器,分別是:車馬、衣服、樂縣、朱戶、納陛、虎賁、斧鉞、弓矢、秬鬯!

這些禮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,賞賜臣子以示特殊恩寵,不過形式上的意義,要遠大於使用價值,曹操進封魏公之時,就受到了加九錫的待遇!

曹丕這是告訴蕭逸呢,朕雖然沒封你做公爵,卻享受和公爵一樣的禮儀待遇,也算是莫大榮耀了!

而蕭逸見曹丕從不行禮,‘劍履上殿,見君不拜’這些特權嗎,與其說給前者莫大賞賜,不如說維護後者的臉面呢!

看來曹丕真是費心了,既要給蕭逸加官進爵,以示不忘輔助之功,又不能給予實權,以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,才有了這樣一份聖旨!

“多謝陛下封賞,無愁感激不盡,尚書令大人辛苦了,請坐下飲幾杯薄酒如何?”

“呵呵,酒下官一定要喝的,不過不急於一時,請大司馬夫人,以及諸位公子、小姐都出來吧,陛下對她們另有封賞!”

“哦,來人,請諸位夫人到大堂來,把孩子們也都叫來!”

“諾!”

聖旨宣讀完畢,蕭逸口頭稱謝,卻沒有別的表示了,只是請辛評坐下飲酒,沒想到後者拒絕了,又取出一道聖旨來!

片刻之後,大夫人曹節帶著家人們全來了,就連繈褓中的嬰兒都抱著,小女王、大喬、小喬姐妹也在其中,看來某人不太老實,不但是偷香竊玉,還來了一個並蒂花開!

曹丕的第二份聖旨,加封二姐曹節為昌黎長公主,食邑一萬戶,並賜予八寶香車一輛,宮廷鼓樂一隊,宮廷儀仗一套,以示榮寵之意,其余夫人也都有賞賜,包括大喬、小喬姐妹兩個,卻偏偏的遺漏了小女王,不知有意,還是無意!

蕭氏諸子女裏面,嫡長子蕭玄是要繼承爵位的,嫡次子蕭黃已有一郡封地了,三子蕭戰在草原上爭奪大單於之位,這三個人之外,其余的全都給予冊封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