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九品官人法!(第2/3頁)

其次,擔任中正官者,要求出身好、威望高,人脈廣、有學識,而地方上具備這些條件的人,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團,寒門子弟毫無競爭資格!

最後,行狀好壞、概念模糊,出身高低、一目了然,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,後者勢必越來越重要,甚至成為決定性因素!

長此以往,地方上選拔的人才,朝廷中充斥的官員,就會變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,而寒門子弟從此與軍國大事無緣!

說白了,這個九品官人法,就是士族集團提出的政治交易,如果曹丕答應下了,就支持他改朝換代!

如果不答應,就算不能阻止‘以魏代漢’的天下大勢,士族集團也要給曹丕添點惡心、找點麻煩,起碼一二十年之內,皇帝還是姓劉的來做!

問題是,曹丕會答應這種政治交易嗎?

憑心而論,曹丕不想答應的,原因也有三條:

第一,不問出身,唯才是舉,是父親曹操制定的、並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國策,以此招攬到了大量人才,也是曹營集團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!

父親剛剛去世三年,做兒子的就更改國策,還是逆轉方向的更改,這等於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,曹丕難免落個‘不孝子’的罵名,曹家內部也會有人反對的!

第二,士族集團不斷壯大,皇權勢必受到限制,國家也會出現諸多問題,進而激化社會矛盾,大漢王朝就是前車之鑒了,曹丕不想重蹈覆轍!

第三,蕭逸開創爭鳴學府,大量的培養寒門子弟,每年畢業者數以千計,或是從軍、或是入仕、或是經商,深入各行各業,已經形成一股龐大勢力!

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,推行九品官人法,蕭逸肯定第一個不答應,寒門子弟們也會起來反對,其後果不堪設想啊!

因此上,這個九品官人法,就像是一顆誘餌,外面香氣撲鼻,裏面暗藏著毒藥呢!

曹丕則是一條饑餓的遊魚,想吞了魚餌又怕毒藥,轉身離開又不舍得,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!

“刷!--刷!”

陳群、辛評、辛毗、華歆、王朗、司馬懿等人都在大堂上,彼此不斷交換目光,他們都是士族出身,而這次會議的目的,就是誘使曹丕答應九品官人法,並盡快的推行實施!

眼看曹丕猶豫不決,這些人決定再加一把勁,誘惑、威脅、恐嚇全都用上,不信這位魏王不乖乖就範!

“再過半個月,就是禦史中丞大人的誕辰了,一定要好好慶祝一番,諸位同僚也會登門道賀的!”

“呵呵,下官賤降何足掛齒,聚上三五好友足以,比不得大司馬大人,當初四十大壽之時,車馬盈門,人頭湧湧,文武百官、封疆大吏皆來祝賀,擺了六天六夜的流水席,禮物多的堆積如山!

不止中原人物,就連巴蜀、江東、西羌、匈奴……以及周邊各部落,也都派使者前來恭賀了,頗有萬邦來朝的架勢,咱們大王繼位都沒這般熱鬧吧?”

…………

群臣說話的聲音不大不小,恰好能讓曹丕聽清楚,後者頓時渾身一振,牙齒咬的咯咯作響,蕭逸四十大壽那一天,自己也親臨無愁侯府了,還送上了不菲的禮物呢!

那天的場面,蕭逸成了絕對主角,文武群臣、四方使者皆行跪拜之禮,從大堂上一直排到府門外了,萬歲之聲不絕於耳,而自己這個魏王千歲,則沒什麽人上前搭理,充當了一個小配角!

那一天,曹丕徹底知道了,蕭逸的實力有多強,威望又有多高,如果後者願意的話,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取自己而代之!

今天群臣故意議論此事,明顯是在用激將法了,可是激到點子上了,曹丕不認也得認,同時要好好的考慮,如何壓制這頭厲害的貪狼!

當今天下,已經形成了曹魏、巴蜀、江東三足鼎立之勢,而在曹魏集團內部,同樣也分成三股勢力!

一是曹氏集團,及其附屬黨羽,這支力量最為強大了,控制著朝廷大權!

二是蕭氏集團,雖然沒有前者強大,可是後勁十足,在軍隊中的影響極大!

三是士族集團,歷史悠久,根基深厚,雖然勢頭不及前些年了,可是實力仍不容小覷!

二十多年以來,一直是曹氏為主、蕭氏為輔,二者聯合起來壓制士族集團,把後者弄的元氣大傷,而寒門勢力則隨之崛起!

可是隨著曹操、夏侯惇、夏侯淵、曹仁這些人過世,後繼人才能力不足,曹氏集團江河日下,其實力大不如前了。

相反的,在蕭逸的領導下,蕭氏集團蒸蒸日上,其實力不斷的擴大,黨羽更是遍布朝野內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