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做個假皇帝?(第2/3頁)

憑心而論,日全食雖然是天文奇觀,可每隔十幾年就會出現一次,如果一個人壽命長夠長,又喜歡四處亂跑的話,估計一生可以看到很多次,次數看得多了,也就見怪不怪了!

何況今日在坐的,那個不是心思靈敏、見多識廣之輩,更不會對一次日食大驚小怪了。

重臣們之所以失態,是因為他們猜測到了,曹丕是以議論日食為借口,實現自己‘以魏代漢,登基稱帝’的政治野心,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呢,說是天崩地裂也不為過!

那幾句讖語也好翻譯:‘魏代漢,在許昌’,至於是怎麽出來的,那就更容易猜到--智者役神罷了!

其實天下人都知道,漢室已經名存實亡了,早晚會被曹魏取而代之,可什麽時候取代之、由誰來取代之,最後以何種方式取代之,那就誰也說不清楚了。

之前很多人都猜測,曹操權傾天下,功蓋寰宇,一定會廢黜漢家天子,自己皇袍加身的,沒想到奸雄直到入土了,還是甘做漢家臣子!

如今機會落在曹丕身上了,可是他的威望、功績、能力……都遠遠的不及曹操,老子都沒敢做的事情,兒子真的敢做、且真的能成功嗎?

文武群臣面面相覷,都在暗中盤算著,這件事有多大把握,自己又該何去何從,卻誰也沒有說話!

第一個發言的人,固然可做從龍功臣,獲得無數榮華富貴,可也要冒天大的風險,沒準會落個屍骨無存,當年支持王莽篡漢那些人,就是前車之鑒了!

“古人雲:天無二日,民無二主,如今出現了天狗食日之事,究竟是兇是吉,還望諸位有個說法!

此事關乎江山社稷,今天要是議論不出的話,大家就誰也別走了,就住在孤的丞相府之中!”

眼看群臣沉默不語,曹丕不禁心頭火起,用重語點撥起來了,自己幾個月寢食不安,好不容易下定了決心,決不能功虧一簣!

“日者,天帝之子也,與人間帝王等同,如今太陽暗而復明,乃是以新代舊之意,寓意著新的王朝建立,取代漢室江山!

何況漢室這株死樹,早已腐朽不堪了,皆賴先王全力扶持,這才維持到了今天,大王子繼父業,維護天下蒼生,取代漢室江山,也是順利成章之事!”

……

“臣恭請大王,廢黜漢皇、自為天子,擇日登基、昭告天下!”

“老臣也恭請大王,代漢自立,不過登基稱帝之事,還是緩一緩的為好!”

“老尚書令大人多慮了吧,此乃是順水推舟之事,又如何再緩一緩呢?”

“非是老朽多慮了,而是水深難測,小心一些才能穩妥!”

群臣陸續的發言了,在‘以魏代漢’的問題上,大家是一致表示擁護的,因為曹丕做了皇帝,必然重重的封賞群臣,這般好事誰會反對呢?

可是如何取代漢室,群臣卻有兩種不同意見:

一派以曹休、曹真為首,認為曹家執政二十余年,有大功德於天下蒼生,取代的條件已經成熟了,就該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,直接廢黜掉傀儡皇帝!

而後萬民擁戴,群臣上奏,請曹丕繼天子之位,再找個黃道吉日,舉行登基大典,而後國號一改、年號一換,也就萬事大吉了!

另一派以程昱、蔣濟為首,認為漢室雖然氣數已盡了,卻猶如百足之蟲、死而不僵,四百多年傳承下來,其影響力深入人心,故而這取代之事嗎,還是穩妥一些為好!

最好一步分成兩步走:先由文武百官上奏皇帝,就說魏王繼位以來,德布四方,仁及萬物,越古超今,功績無人可比,請陛下再加殊榮!

而後以皇帝名義下詔,準許曹丕居攝踐祚,南面朝見群臣,處理軍國大事,一切禮儀、服飾、起居皆如天子,且不稱大王,而是稱‘假皇帝!’

假皇帝之假,不是真假之假,而是代理皇帝的意思,當年王莽篡漢之前,就做過三年多的假皇帝呢!

還有楚漢相爭之時,韓信平定齊國之後,自持勞苦功高,要求劉邦冊封自己做‘假齊王’,也就是代理齊王!

而劉邦的心機更深,直接冊封韓信為真齊王,進而贏得了他的全力支持,這才合兵一處,打敗了楚霸王項羽!

還有大名鼎鼎的假閹人嫪毐,因為和秦國太後有染,就四處跟人吹噓說,自己是秦王-嬴政的‘假父’,也就是代理父親!

同樣的,先讓曹丕做個假皇帝,試探一下天下人的反應,如果沒有反對者,或者反對者很少,可以很快鎮壓下去的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