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!(第2/3頁)

“這個嘛……父王靈柩尚未入土,本殿下先行孝、再盡忠也不遲吧?”

“大王敕令,讓殿下速速起身,此事不容商議的!”

……

“本殿下身體不適,可否晚幾天啟程?”

“大王叮囑了,就算是肩挑人扛,也要把殿下扛到許昌城,一天也不能耽擱!”

辛毗念完了聖旨,連同之前的敕令,一起雙手遞給了曹植,後者卻神色大變,幾乎癱坐在了地上,拼命的推脫不受!

明明是升賞的旨義,曹植為何如避蛇蠍一般,不敢接過來呢,難道待在豬圈一個多月,人真的變傻了嗎?

在場者大都不解其意,只有少數幾個精明人,參悟出了其中緣由:‘這位新魏王真是好心機、好手段,奸詐狡猾不遜乃父半分,這是要致親兄弟於死地啊!’

青州叛亂,影響極大,按照常理來說:如果曹丕真的寬恕了弟弟,就該嚴厲申飭一頓,剝奪一切官職、爵位、封地,再發配到邊遠地區,並派心腹人進行監視!

從此天南海北,兄弟永不相見,這樣曹植遠離了政治漩渦,也就遠離了各種危險,做一個只管吃喝玩樂,不問軍國大事的安樂侯!

事實恰好相反,曹丕非但沒責怪弟弟,還要把他調進朝廷之中,擔任九卿之一的太仆,那可是負責錢幣鑄造,以及管理戰馬、兵器的官職,擁有很大的行政權力!

看起來是兄長仁慈,放過了反叛的弟弟,還給他加官進爵、委以重任,從此兩人相親相愛了,其實是暗藏殺機呢!

只要曹植進了許昌城,就等於鳥兒進了囚籠一樣,以曹丕的心機和手段,肯定會找一個好借口,把這個弟弟的腦袋砍下來,還會砍的正大光明,誰也挑不出一點毛病!

春秋時期,鄭莊公就是用類似手段,玩死了親弟弟叔段,鏟除了政治上的競爭對手,須知捧殺更甚於貶殺啊!

曹丕的手段更勝一籌,王者敕令、天子聖旨齊出,讓曹植沒有拒絕的余地,乖乖鉆進自己的圈套之中,以後想怎麽揉捏,就怎麽揉捏!

又得了‘寬宏大度,憐愛兄弟’的美名,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威望,可謂是一箭雙雕!

“母後救我!--母後救我啊!”

“吾兒!-吾兒--先王啊!”

曹植聰慧過人,知道自己去許昌必死無疑,連忙向卞夫人爬過去,試圖尋求母親的保護,其狀與受了欺負的稚子無異!

卞夫人緊緊抱住兒子,可痛哭流涕之外,並沒什麽好辦法,曹氏一向家規嚴厲,不許婦人幹涉政務的,縱然以王太後之尊,也不能多說什麽!

何況曹丕的敕令中,沒有一句責備之言,而是要把弟弟請入朝中,加官進爵,委以重任,卞夫人就是想阻止,也找不到借口啊?

一個做母親的人,如何阻止長子‘關心’三子,進而兄友弟恭呢?

可是三子一旦入朝,必然喪命長子手中,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,怎麽忍心看著兄弟相殘呢?

卞夫人思來想去,把祈求的目光落在了女婿身上,夫君生前經常的說:‘吾得無愁,天下無愁,這是一個善於化解危機、從困境中找到出路的奇男子!’

事到如今,只有蕭逸出手幹涉,才能阻止曹氏兄弟互相殘殺了,他是曹家的女婿,更是丕、植二人的親姐夫,有這個資格,更有這個能力!

“臨淄侯,大王敕令、陛下聖旨已經傳達,你莫非要抗旨不遵嗎?

抗旨不遵,猶如謀反,金甲武士何在,把臨淄侯給我拿下,今日就送往許昌,交由大王親自發落!”

眼看曹植不肯就範,辛毗臉色陰沉下來,向大殿外招了招手,沖進幾十名虎背熊腰的金甲武士,就要過來強行拖曳!

只要把曹植控制起來,他就必死無疑了,甚至連許昌城都到不了,就會因為水土不服,不幸‘病逝’在路途之中……臨出發之前,大王可是暗示過的!

“先王靈前,誰敢放肆,都給我滾出去!”

“諾!”

關鍵時刻,蕭逸邁步而出,一聲斥責猶如龍吟虎嘯,震的大殿內四處回音,各種嘈雜的叫喊瞬間消失了。

再看幾十名金甲武士,急忙下跪請罪,又互相看了看,順勢往地上一趟,真的翻滾出大殿去了……

大司馬大人軍令如山,讓你滾著出去,那就必須滾出去,爬出去都有違令之嫌,很可能人頭落地的!

至於辛毗的命令嗎,不好意思了,老子們的腦袋都要保不住了,誰還管你是那根蔥啊,一個河北降臣罷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