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《神豬賦》(第2/3頁)

“大司馬大人面前,下官何敢談‘高升’二字,此番是奉了大王差遣,前來祭拜先王靈柩,再見一見臨淄侯,有一道敕令宣布!”

“子桓的敕令,不會是賜臨淄侯自盡吧,服毒、自刎、還是一丈白綾啊?”

“呵呵,大司馬大人說笑了,大王與臨淄侯兄弟情深,愛護還來不及呢,豈會有加害之心呢!”

…………

來人是辛毗,字佐治,豫州-穎川郡人氏,原本與兄辛評共同輔佐袁紹,後來歸降了曹營集團,並成為曹丕的心腹人之一,在奪儲過程中出力不少!

故而曹丕繼位之後,加封其為丞相長史,又賜爵關內侯,與其兄一起參與軍國大事,成了有名的朝廷新貴!

這次又派其為使者,手持敕令來到了鄴城,至於目的嗎……大家心知肚明,一切皆在不言中!

接下來,一行人分乘車馬,直奔鄴城東南三十裏處-銅雀台,祭拜曹操的靈柩,順便處理一些內部矛盾!

銅雀台不是一座台,而是三座台,左為‘金龍’,右為‘玉鳳’,中間最高者為銅雀,三台以長橋緊緊相連,前臨河洛、後靠漳水,居高臨下、虎視四方,頗有王者之氣概!

只見飛閣重檐,樓宇連闕,雕梁畫棟,氣勢恢宏,既有舉行大型宴會的露台,也有供人居住的房舍,各種設施,一應俱全!

當年平定河北之後,曹操不惜大量人力、物力,建築了這座宏偉高台,一是炫耀自己的武功,進而震懾河北士族集團!

二是想著統一天下之後,就放權給繼承人,自己回到銅雀台上,遠離塵囂,安享晚年!

可惜啊,奸雄耗盡心血,也沒能完成統一大業,好不容易修築的銅雀台,卻成了停放靈柩之處,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了!

人生總是奔波在路上,想著完成眼前的目標,就好好的休息一下,可欲望是無止境的,目標之後還有目標,計劃之後還有計劃,什麽時候累倒下了,也就到了終點!

“大王啊!--魂兮歸來,享我羹嘗!”

“嗚!-嗚!”

……

曹操的靈柩停在銅雀台正殿中,為了防止屍體腐爛,早已經釘上了棺材蓋,還進行了層層密封,周圍用冰塊進行冷凍!

最後一面是見不到了,卞夫人領著一眾人等,只能在棺槨前跪拜,焚燒紙錢,嚎啕大哭,哭到傷心之處,不乏活活暈過去的。

與此同時,有侍從把曹操的遺物拿了出來,按照遺令中交待的,依次分發給在場眾人。

別看奸雄權傾天下,私人財產卻並不多,只有金、銀各數百兩,是歷年積攢下的俸祿,還有幾十斤龍腦香、雞舌香,以及一些裘衣大氅罷了,每人只能分得少許,只是作為紀念罷了!

蕭逸作為女婿,也分到了一份:雞舌香兩斤,狐皮大氅一件、虎皮褥子一張!

靈柩祭祀過了,遺產也分完了,接下來就該辦正事了,如何處置舉兵叛亂的曹植?

青州叛亂,影響極大,雖然蕭逸幫著推卸了很多責任,可懲罰還是避免不了的,曹丕派辛毗為使者,手持敕令來到鄴城,就是來興師問罪的,而卞夫人肯定要維護曹植,這就少不一番鬥智鬥勇了!

對了,曹植在那裏呢,想到事件的核心人物,眾人在大殿內來回察看,也不見這位四殿下的蹤影?

之前有消息說,曹植兵敗遭擒,被妥善的監護起來了,還是蕭逸專門安排的,現在該把人放出來了吧?

“啪!--啪!”

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,蕭逸郁悶的直拍額頭,自己最近忙著收拾河北士族,把曹植的事情忘了個幹凈,如果不出意外,這位殿下還在某個豬圈裏待著呢!

“來人啊,快點把子建接回來!”

“諾!”

“記住,洗幹凈了,再接回來!”

“諾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啰啰!……吐嚕!……呼!呼!”

鄴城東北三十裏-郝家村,一座有百年歷史的豬圈裏面!

曹植披頭撒發,身穿麻衣,斜躺在一大堆幹草上,正懶洋洋的曬著太陽,旁邊還有幾只小肥豬,白底黑花,活潑可愛,不時發出各種聲響!

小豬們跑來跑去的,有時還會趴到曹植懷裏,後者並不驅趕,反而伸手幫著小豬們抓癢癢,或者嬉戲玩耍一會兒,相處的其樂融融呢!

最近這段時間,曹植一直被監禁在豬圈裏,不準任何人探視,也沒人跟他說一句話,只有這幾頭小豬做夥伴,整天聽著呼嚕、呼嚕的叫聲,猶如魔音灌腦一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