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!(中)(第2/3頁)

故而在建安三年,曹操就頒布了法令:‘民間有私盜墳墓者,主犯斬首示眾,從犯斷其一手,家屬也要罰做奴婢五年!’

典型的:只準朝廷摸金,不準百姓挖墳,可是非常時期,也只能非常對待了。

好在隨著中原戰亂結束,社會生產逐漸恢復,百姓們衣食無憂,盜墓之事也減少了很多,而漢中郡剛剛平定未久,治安還比較混亂,故而時常有盜墓賊活動!

夏侯淵頗為貪財,本想把幾個小賊斬殺,贓物歸入自己私囊之中,可是目光掃過那些珠寶,瞬間改變了主意,又把幾人給留下了。

螭龍紋白玉耳墜!

圓雕青鸞墨玉佩!

鏤雕鳳紋玉座屏!

和田羊脂玉龍腰帶,還鑲嵌著二十四顆南海珍珠,全都如龍眼大小!

…………

常言道:‘凡是貪財之人,都是半個珠寶鑒定師’,夏侯淵更是此道高手,僅是目光掃過一遍,就發現這些珠寶非同尋常了。

龍、鳳、青鸞這些紋飾,屬於皇家的禦用圖案,代表著神聖、高貴之意,別說尋常百姓了,就是達官顯貴也不敢亂用,否則就是僭越大罪,誅滅九族!

說明這一麻袋的珠寶,全都是皇家之物,雕工有前漢風格的,也有後漢風格的,上面還沾有新鮮泥土、以及一股子陰霾之氣,顯然剛從墳墓裏挖出來沒多久,還很可能就是從附近挖掘的!

這就奇怪了,定軍山雖是兵家必爭之地,卻不是什麽風水寶地,又遠離大漢東、西兩都,並沒有帝後、皇妃、公主之類下葬於此,又何來的皇家珠寶呢?

帶著種種疑問,夏侯淵仔細查看這些珠寶,最終在一件純金‘虎子’上找到一絲線索……

‘虎子’,就是溺器,器體為虎形,純金打制的,做工卻比較粗糙,不符合皇家的風範,虎體身軀肥壯,呈臥伏狀,側首、張口、豎耳,腹腔內空,其下刻有一行小字:

‘昭寧元年-八月辛未日,大漢尚坊督造,供奉禦用!’

昭寧、尚坊、禦用……這幾個銘文,一般人未必懂得其意,夏侯淵身居高位,又經常出入宮廷,故而知道這是一段悲慘的故事。

中平六年-夏,四月十一日,漢靈帝駕崩,兩天之後,在大將軍何進的扶持下,皇長子-劉辯在靈柩前繼位,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,宣布大赦天下,改元為‘光熹!’

光熹元年-八月二十五日,‘十常侍’發動了宮廷政變,殺何進於長樂宮中,而後袁紹、袁術、曹操帶兵殺入內庭,欲將大小宦官斬盡殺絕,為大將軍何進復仇!

張讓、段圭等迫於追兵,只好帶著少帝、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谷門,入夜後進入北邙山中……恰好蕭逸駐兵禦苑,搭救了劉辯、劉協、海燕公主等人!

兩天之後,十常侍盡數喪命,政變逐漸平息下來,文武群臣把劉辯接回了皇宮,為了安撫人心,乃大赦天下,改元為‘昭寧!’

政變之日,宮內大火,局勢非常的混亂,士兵、宦官、宮女趁機偷竊財物,丟失金銀珠寶、古玩字畫不計其數,就連傳國玉璽都不見了。

由此推斷,皇帝的純金溺器,也被人給順走了,為了不耽誤皇帝‘龍出水’,尚坊只好趕制一個新的,這才有了這個略顯粗糙,純金打制的‘虎子’,並刻有昭寧-八月辛未日字跡!

“這些金銀珠寶,你們從何處挖來的,速速說出,可免一死,否則立刻斬首!”

“將軍大人饒命啊、饒命啊,小人們不敢隱瞞什麽,這就是從定軍山中挖出來的,小人們找到了一座大墓!”

至於墓主人是誰,小人們也不清楚,因為這座陵墓太巨大了,小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只是挖開了一座陪葬室,就找到了這麽多金銀珠寶!

本想下山去,多糾集一些同夥來,再把主墓室挖開尋寶呢,沒想就被軍爺們抓住了,小人們不敢隱瞞什麽啊!”

…………

“就在定軍山中,一座大陵墓--難道說,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?”

改元昭寧沒多久,董卓帶兵入京城,廢劉辯、立劉協,開始作威作福,之後十八路諸侯起兵,西涼軍不敵退出洛陽城,臨走之前大肆劫掠,連皇宮也沒有放過……

如此推測,這件純金的虎型溺器,應該落入西涼軍手中了,怎麽又出現在定軍山中呢,還是從地下挖出來的……一個大膽的想法,出現在夏侯淵的腦海中!

之前的傳說是真的,董卓寶藏真在西南地區,只是不在六盤山中,而是在眼前的定軍山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