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七章定軍山!(上)(第2/2頁)

“混賬東西,區區一個漢中太守,也敢命令本將軍?”

“馬太守還說了,將軍大人再不撤兵,他就要停止供應糧草了!”

“什麽,簡直欺我太甚了,老夫乃國家上將,安能受此屈辱耶?”

“還有徐晃、於禁兩位將軍,已經率領左右兩部人馬,先行向子午谷開拔了!”

“叛徒,兩個叛徒--給我滾出去!”

正在商議之間,有親兵送來一道軍令,夏侯淵看過之後,氣的是暴跳如雷,幾下就撕成了碎片,又一腳把親兵給踹出去了。

自己是先王的族弟,當今大王的叔叔,又是顧命八大臣之一,就算是朝中文武重臣,也要禮讓自己三分!

馬六不過小小太守,竟敢對自己指手畫腳的,還不是仗了蕭逸的勢力嗎,這也證明了一句老話:小男人不可一日無錢,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,否則就會被人看不起!

在強烈的刺激下,夏侯淵終於下定了決心,豁出性命也要搏一下,奪取關中、漢中幾十萬兵馬,坐上大將軍的位子,讓那些輕視自己的人,乖乖的臣服於腳下,可是怎麽奪權呢?

“父親真想坐鎮西南,掌控幾十萬兵馬的話,孩兒倒是有一條計策,或許能促成此事!”

“吾兒有何妙計,速速說來聽聽!”

長子夏侯衡悍勇剛毅,是個沖鋒陷陣的好手,而次子夏侯霸機智狡猾,經常能冒出一些‘餿主意’,一直充當著智囊的角色!

聽說次子有奪權之計,夏侯淵急忙開口詢問,同時讓親兵守在大帳門口,防止消息泄露出去,進而引來殺身之禍!

“這份軍令中說,讓父親率領本部人馬,從子午谷撤回關中,而後向東返回許昌城,不許在關中地區逗留!

軍令如山,硬扛不是辦法,莫不如來一個順水推舟,先答應退兵之事,也讓馬六、黃忠等人放松警惕!

而後借口說:軍中淄重車輛太多了,而子午谷崎嶇難行,要求改走褒斜道,如此就能名正言順的,帶領人馬向西進軍了,一路直到南鄭城下!

父親再裝出突發疾病,無法領兵前行之狀,馬六、高順等人礙於情面,必然前來營中探望,就趁勢扣押住他們,而後出示先王手令,強行接管漢中各路兵馬!

各部兵馬群龍無首,必然會乖乖服從命令,如此漢中郡的軍政大權,不就盡歸父親掌握了嗎,而後率大軍北出褒斜道,直奔長安城而去!

大司馬遠在河北平叛,長安城只有蕭玄坐鎮,黃口小兒,未經大事,又豈是父親的對手呢,只要嚇唬一下子,必然乖乖的獻出城池!

如此關中、漢中兩塊地盤,以及數十萬兵馬,就全在父親掌握之中了,有了這般雄厚的資本,夏侯家又何愁富貴不得呢?”

…………

“哈哈,吾兒足智多謀,不在郭‘鬼才’之下,有了這般精妙計策,為父何愁大事不成啊?”

聽了次子的計策,夏侯淵大喜過望,狠狠的誇贊了一番,而後親自致書南鄭城,答應迅速的撤兵,以及改走褒斜道之事!

同時詳細的謀劃,如何誆騙馬六、高順等人進大營,又如何控制住他們,以及接管關中兵馬的事情!

又取出一道空白敕令,模仿曹操的口吻,任命夏侯淵為征南大都督,節制關中、漢中全部兵馬,有生殺予奪之權!

又任命夏侯衡為長安令,兼任扶風郡太守!

夏侯霸為南鄭令,兼任漢中郡太守!

如此一來,西南的軍政大權,就全落入夏侯父子三人手中了!

不過老話說的好: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,就在夏侯父子緊鑼密鼓,準備奪取兵權之時,已經有人盯上他們的項上人頭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西鄉城東南三十裏-安遠城!

黃忠、黃敘父子統領三萬精兵,就駐紮在這裏,名義上提防劉備軍反撲,實則監視夏侯父子一舉一動!

“啟稟父親,夏侯父子答應退兵了,卻不走子午谷,要改走褒斜谷,其營內兵馬調動異常,恐怕要做什麽壞事!”

“呵呵,果然不出大司馬大人所料,這父子三人不懷好意,要奪漢中、關中的兵權,真是癡心妄想!”

“既然如此,咱們如何應對呢?”

“依計行事,殺無赦!”

“諾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