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五章曹植起兵,手足相殘!(二)(第2/3頁)

程昱的名字也在,代表著很多元老重臣,不觸犯他們的利益,也不會拼命反對的!

原有的華歆、董昭,換成了劉曄、蔣濟,前兩者是曹丕的擁護者,後兩者卻與曹植私交甚好!

劉曄、蔣濟同為朝廷重臣,其人品、資歷、威望、能力……更遠在華歆、董昭之上,以此二人為輔政大臣,文武百官也不會反對的,二人更加不會反對了,誰不想做顧命大臣呢?

如果二人聯絡一番,朝廷中一批文武大臣,很可能會轉而支持曹植,這可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!

而這份遺令最精妙之處,就在提高了蕭逸的地位,不但列為八大臣之首,還有節制其余七人的權力!

要知道,曹操雖然托付於蕭逸,卻擔心他的權力太強、野心太大,會奪取曹家的江山,故而弄出一個八臣輔政,其實是以七人制約一人,牢牢的牽制住了蕭逸!

如今把這道枷鎖扯斷了,蕭逸必然非常高興,就有可能放棄曹丕,轉而支持曹植了,畢竟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,誰不想掌握更大的權力呢?

不客氣的說,楊修偽造的這份遺令,其作用堪比二十萬精兵,只要公諸於眾,必引起天下動蕩!

“這份遺令畢竟是假的,若是滿朝文武發出質疑,吾當如何應對?”

“世上之事,本就真假難辨,只要殿下一口咬定是真的,假的也就是真的了,何必為此發愁呢!”

“倘若母後出面,幹預此事又如何?”

“王薨於外,臨終授命,王太後女流之輩,焉能幹預廢立大事!”

“倘若天子下聖旨呢,如今畢竟是大漢天下!”

…………

曹植文采出眾,風流倜儻,處理政務的能力也不差,可畢竟缺乏幾分歷練,屬於溫室內養大的花朵,經不得風霜雨雪的!

如今面對起兵反叛、奪取天下的大事,頓時變得惶恐起來了,遲遲難以下定決心,還提出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,為自己的怯懦找借口!

氣的楊修直翻白眼,恨自己沒有先見之明,怎麽輔佐了這個窩囊廢,這還是亂世奸雄的兒子嗎,還是說曹植出生前十個月,卞夫人曾經夜不歸宿過……

“殿下優柔寡斷,遲遲不肯舉大事的話,那就接下此物,自行前往許昌吧,恕屬下不能陪伴前往了!”

“苦口勸說半天,仍然沒有作用,楊修氣的沒辦法了,又從懷中取出一物,直接仍在了曹植面前!

這是剛剛送來的,曹丕下達的一道敕令,讓曹植不帶一兵一卒,輕車返回許昌,朝拜新王,還有曹植的妻妾女兒,也要一同隨之返回,其中用詞頗為嚴厲,甚至透出了幾分殺氣!

可以想像的到,只要曹植離開了臨淄城,立刻就會有大臣前來,接管青州的軍政大權,並清除掉曹植培植的勢力!

而曹植一家人到了許昌城,就真成案板上的魚肉了,是殺是刮,聽之任之,毫無反抗的力量!

“不,不,許昌決不能回去的,否則就是死路一條,可起兵之事太大了,咱們再從長計議如何?”

“王薨於外,人心惶惶,正是起兵的大好時機,若是猶豫不決,等子桓坐穩了大王之位,殿下還有機會嗎?”

“可是此時起兵,咱們有幾分勝算啊?”

“殿下此時起兵,有幾分勝算尚不好說,只能是聽天由命了,不過屬下卻清楚,殿下若是不起兵,日後必死無疑,一分活路也沒有,是生是死,請自決之!”

…………

“罷了,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奮起一搏,拼他個魚死網破,也讓天下人都看看,曹子建也不是泥捏的!”

在楊修的言語刺激下,曹植終於下定決心,要‘奉遺令’起兵了,反正橫也是死,豎也是死,要想不死,唯有拼命!

話說秦二世胡亥,不也是靠著一份假遺詔,除掉了大哥扶蘇,坐上皇帝寶座的嗎?

胡亥能做的,自己為何做不得呢,自己就是要做胡亥第二……呸!呸!……歷史上逆奪天下者甚多,自己學個亡國之君做什麽?

“起兵畢竟是大事,不能魯莽行事了,太清先生可有詳細計劃?”

…………

“屬下早已謀劃過了,殿下可分三步走:

第一步,召集青州文武,當眾宣讀遺令,舉兵起事,討伐子桓,以正殿下大王之位,有敢不從者,誅之!

而後帶領青州兵馬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東進,先行拿下鄴城,進而控制冀州全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