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四章曹植起兵,手足相殘!(一)(第2/2頁)

曹植今年才二十一歲,想到後面的幾十載歲月,自己要待在高墻深院之中,不能外出一步,也不能與朋友遊玩,還要日夜受人監視--那種日子,生不如死!

或者帶上妻妾兒女,再搜羅上一些金銀珠寶,逃出大漢的版圖去……逃到漠北、西域、身毒,幹脆駕舟出海,逃到海外荒島上去?

如此一來,性命、自由都能保全了,可自己再也見不到母親、姐姐、弟弟,以及其他的親人們了,沒準還要背負一個‘叛國’的罵名,不見盧綰、李陵、衛律、李廣利等人,可是被史家罵了幾百年呢!

再說蠻荒煙瘴之地,生活條件極為惡劣,猛獸橫行、毒蛇遍地,沒準還有吃人的生番呢,自己從小錦衣玉食的習慣了,能受的了那個苦嗎?

不能請罪,也不能逃跑,自己的出路又在何方,難道要橫劍自刎,以保全妻兒們的性命嗎,就怕二哥心狠手辣,來一個斬草除根啊!

“刷!刷!--已到了生死關頭,殿下還不奮起一搏,真等到白刃臨頭,只怕悔之晚矣!”

“太清先生來了,如今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,只有任其宰割的份,又何談奮起一搏呢?”

“萬事皆在人為,殿下不拼上一把,怎知不能反敗為勝呢?”

輕微的腳步聲中,一道人影走進了後堂,中等身材,黑袍遮體,頭裹皂色紗巾,渾身散發著陰冷之氣,就像是一條飄蕩的幽靈!

黑衣人進來之後,很自然的坐在了對面,還摘下頭上的皂巾,露出了一副遍布疤痕的醜臉,耳朵少了一只,鼻子也削掉了半個,這副尊榮夜晚出門去,鬼碰到都能嚇一個大跟頭!

可誰又能想到,這個能嚇跑鬼的醜八怪,本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美男子呢,他還有一個鼎鼎大名--楊修!

楊修,字德祖,弘農郡-華陰人氏,乃是東漢名臣-楊震的玄孫,楊彪的兒子,其家族‘自震至彪,四世太尉’,門生故吏遍布天下,可謂一等一的士族門閥,堪與‘四世三公’的袁紹家族相媲美了。

楊修為人好學,有俊才,建安元年被舉為孝廉,先為郎中,後受到了曹操的賞識,被提拔為相府主簿,‘是時,軍國多事,修總知外內,事皆稱意!’

也就是那段時間裏,因為相同的文學愛好,楊修、曹植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並在立儲之爭上,為後者出謀劃策,頗有建樹!

可惜啊,閉門家中坐,禍從天上來,建安八年,曹操不惜以鐵血手段,鎮壓反對自己的士族勢力,一時間破門滅家者甚多,太尉楊彪也牽扯其中,落個自縊身亡的下場,其子楊修則下落不明了。

有人說,楊修的運氣不好,死在了當夜的混戰中,屍體也被燒成灰燼了。

有人說,楊修趁亂逃出了許昌城,從此隱居山野,不問朝堂政務了,只求一個太平自在!

還有人說,楊修逃到江東去了,投入孫權的幕府之中,幫著出謀劃策,要借助江東集團的力量,為自己報殺父破家之仇,目標自然是曹氏家族了。

眾說紛紜,真假難辨,而後隨著時間推移,人們漸漸的不再談論此事,並徹底把這個人忘記了!

畢竟大爭之世,最不缺驚天動地的事情,也最不缺叱咤風雲的人物,區區一個楊修,不過是江河中一顆水珠罷了。

事實卻是,這些消息說錯了一半,楊修沒有投奔江東,也沒有隱居山野,而是潛伏在許昌城中,一步也沒有離開過!

也說對了一半,楊修也是血性男兒,老父慘死,家族破滅,這筆血債豈能不討回呢?

不過楊修非常清楚,曹氏家族如日中天,就算是巴蜀、江東、士族集團的力量聯合起來,也難以撼動人家分毫,又如何報仇雪恨呢?

不過老話說的好,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了,曹家的弱點也在蕭薔之內,只要挑起兄弟不和、互相爭位,早晚會走上手足相殘,進而同歸於盡的道路上!

於是楊修狠了狠心,毀了自己英俊的容貌,並以‘太清先生’的身份,悄悄潛伏在了曹植身邊,幫助他謀奪魏國世子之位!

因為楊修曾作《美人賦》,其中有:‘惟玄媛之逸女,育明曜乎皇庭,吸朝霞之芬液,澹浮遊乎太清’之句,故而自稱太清先生!

而在楊修的暗中幫助下,曹植處處討取父親歡心,幾乎觸摸到世子的寶座了,又因為任性妄為,最終功虧一簣,被發配到了臨淄城來,楊修則隨之前來了,這就是以往的經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