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歡喜活佛!(第2/3頁)

蕭逸送來的歡喜佛像,乃是請墨家高手制作的,通體純金,遍鑲寶石,佛像容貌英俊、盤膝而坐,一臉的大慈悲之像,完全是無心法師年輕時的模樣!

明妃容貌艷麗,體型豐滿,且面對歡喜佛-無心,兩腿張開,雙臂相擁,渾身不著寸縷……底座上有機關,只要輕輕一按,男女就用擁抱一起,做些不好描述的動作!

無心大師修行多年,早已到了無喜無悲的境界了,見到歡喜佛像之後,也給氣的暴跳如雷,對中原方向吐了半個時辰口水,又閉關懺悔了一個月,最後傳令門下弟子:‘佛家公事之外,誰也不許與小黑臉私下來往,以免墜入無邊地獄中!’

此番來西南弘揚佛法,兩位大和尚別的不擔心,就擔心這位大司馬大人,再來一次惡作劇,也給他們加個不好的封號,什麽色空活佛、色戒禪師之類,那就讓人難堪了。

好在擔心沒變成現實,寒暄了一會兒之後,蕭逸以朝廷的名義,正是加封兩位大和尚:

無花--西天大自在慈悲寶月光上師!

無葉--西天大自在普度金海光上師!

同時賜予金印、金冊、法冠、袈裟等物,並在西南草原上,擇名山大川、風水寶地,為兩位上師分別修建廟宇,一切費用由朝廷負責,再賞賜金銀、絲綢、糧食若幹,以做佛事消耗之用!

而兩位上師的職責,就是在西南傳播佛法,讓羌人們皈依佛門,化解胸中兇戾之氣,同時協助西南都護府,調解民族糾紛,維護地方平安!

待兩位大和尚圓寂之後,‘上師’的尊號,可以傳給衣缽弟子,不過要有大漢朝廷、西南都護府的雙重冊封,舉行隆重的坐床典禮,並有朝廷大員觀禮!

身為穿越者,蕭逸非常清楚,在原來的歷史上,戰敗的羌人們會逐漸西遷,並在數百年以後,凝聚出足夠的力量,創建出一個新的國家-吐蕃王朝!

吐蕃最強盛之時,雄踞西南高原上,民風彪悍,驍勇善戰,先後打敗了黨項、白蘭、吐谷渾等部落,並向強大的唐王朝挑釁,威武如‘天可汗’者,也只能用和親的辦法,來安撫這頭西南猛虎!

可是強大的吐蕃王朝,很快就衰落下去了,很重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大唐在送公主和親的同時,還陪送了很多大和尚,用佛法之博大精深,化解了兵戈之氣,把猛虎變成了小貓咪!

蕭逸就是要借鑒古人,不對,是借鑒後人的智慧,把西南變成一片佛家聖地,人人信佛、人人拜佛,出家當和尚的男子,還給予各種優惠補貼,久而久之嗎……呵呵,西南太平無事矣!

“大司馬雄才大略,如此一番精妙布置,百姓安居,諸部和睦,大漢西垂穩如泰山矣,功勛猶在長平、冠軍之上,必能名垂青史,子孫稱頌!

不過事關重大,是否請示下朝廷、魏王,待三公九卿,文武群臣商議之後,再一一的頒布施行呢?”

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,涼州牧-鐘繇站起身來,先深深的行了一禮,而後用最恭敬、最謹慎的語氣,小心的提出了建議。

建立西南都護府、冊封兩位佛門上師,以及調整對羌人的對策,都是一等一的軍國大事,應該先奏請大漢朝廷,得到天子的聖旨之後,才能正式頒布實行的!

都知道漢天子是個傀儡,那也應該奏請魏王千歲,奉王令而行事才對,可蕭逸端坐帥位、俱自剖斷,一點請示朝廷的意思也沒有。

幾份重要的公文上,直接加蓋大司馬金印,就讓手下人執行去了,這種事往小了說,是臨機獨斷、專擅征伐;往大了說嗎,就是目無朝廷、意圖謀反!

“呵呵,元常言之有理,本大司馬真是忙暈了頭,把關鍵的流程給疏忽了,這樣的軍國大事,是應該向朝廷通報一下,再請得魏王的敕令才是!”

對於鐘繇的提醒,蕭逸一個勁的點頭,認為說的很對、很有道理,並且表示了感謝,然後嗎……就什麽也沒有了!

公文照樣頒布,命令照樣執行,最多是謄抄了一份副本,讓人送到許昌城去了,等到朝廷的命令下來,這邊估計都把事情做完了。

蕭逸放著益州的事不管,千裏迢迢跑到西邊,又跟羌人幹了一仗,不只是保境安民那麽簡單,還有其他的目的:

一是想念自己的夫人、女兒們了,想過來團圓一下,彌補虧欠的父愛,女兒們也長大了,到了該嫁人的年紀,給她們配個如意郎君!

二是攻打羌人,鏟除漢中左翼威脅,進而用這件事大做文章,在輿論上打擊大耳賊,這一招若是用好了,更勝千軍萬馬之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