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骷髏盞文化交流!(第2/3頁)

倒是聽一些同學說,師尊大人在無愁侯府中,對漂亮的師娘們畢恭畢敬的,莫非這也是狼性之一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嗚!--嗚!嗚!”

片刻之後,大營裏響起了號角聲,沖出數千名鐵騎兵,把漢家隊伍團團圍住了,卻不是前來報復的,而是高舉兵刃、致意行禮!

草原上推崇武力,每當有貴客來臨,部落中準備羊羔、美酒的同時,還要鐵騎列陣,以示歡迎,而且鐵騎的數量越多,越表示客人的尊貴!

“雄鷹降落在了山崖,駿馬奔馳到了草原,歡迎尊貴的漢家使者,來到我們羌人的大營中!”

“西北各部幾十萬羌人,問候大漢天子萬歲、魏王殿下千歲、神威天將軍大人長命百歲!”

……

緊接著,牦牛、白馬、燒當……各部數十位大酋長,走出了大營轅門,主動躬身行禮,顯得很懂的禮貌!

皇帝、魏王的稱呼不必說了,蕭逸的官職是大司馬、兼大司農、領幽州牧,不過西北各遊牧部落,有的稱之‘鬼面蕭郎’,更多的尊稱為‘神威天將軍!’

原來馬超坐鎮西涼,經常出兵討伐各部落,被打怕了的羌人們,稱之為‘神威將軍’,後來蕭逸統兵西征,其殺戮更勝前者百倍,還四處築‘京觀’以示軍威!

羌人們畏懼至極,也尊敬至極,於是加一個天字,稱之為‘神威天將軍’,有的部落還懸掛畫像,像神靈一樣進行膜拜,這種反常行為嗎,就像遊牧民族崇拜的圖騰,不是馬,而是狼!

對於漢家使者到來,大酋長們並不吃驚,因為漢家與周邊遊牧部落,往往是打打談談、談談打打,偶爾還會和親一下,互派使者並不奇怪!

大酋長們關心的是,漢家現在派使者來,是懷有什麽目的,想要罷兵何談呢,還是正式宣戰,希望不是後者。

另外嗎,漢家一向人才濟濟,不乏雅量非凡之士,為何派了個大胖子來,難道看不起諸羌部落,才派來這個囊貨?

“天子陛下恭安、魏王千歲平安,我家師尊大人--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!”

張肅滿意的點點,向著許昌方向躬身行禮,看來在漢軍的狠狠鞭策下,這些野蠻的羌狄人,也學會禮貌待客了,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!

“原來是神威天將軍的高徒,失敬了、裏面請!”

“請!”

爭鳴學府聲名赫赫,不但漢家學子們視為聖地,周圍遊牧部落的人也很仰慕,知道那是一個神秘地方,能教導人很多知識,也只有學府子弟,才稱呼蕭逸為‘師尊!’

羌人也多次試圖,把貴族子弟喬裝改扮,進學府偷學一些高深知識,可惜一次也沒成功過,每次送去的是活人,回來的都是人頭!

因為得不到,所以更崇拜,得知大胖子是學府子弟,大酋長們頓時收起了輕視心,變得格外尊重起來!

接下來,胖子在眾星捧月之下,進入了中軍大帳,雙方分賓主落座,準備進行談判,不過在談判之前,還要玩一點小遊戲呢!

飄香的酒啊,真純美!

遠方的客人,請你幹一杯,

杯裏的情意深似湖水,

沁人心肺啊,人不醉!

客人暢飲啊,主人相隨,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宴會開始了,十幾名羌女歡快起舞,赤足來回跳躍著,雖不及漢家女子嫵媚妖嬈,卻勝在身姿矯健、活力十足,有一種吸引人的野性!

另有羌女唱著歌聲,向張肅獻上美酒,不是漢酒,而是羌酒,顏色混濁、味道辛辣,最重要的是乘酒容器,就是一枚顏色發灰、呲牙咧嘴的骷髏盞!

骷髏盞--並非漢家所獨有,周圍的遊牧部落中,同樣有斬殺強敵之後,以其頭骨飲酒的習俗,比如匈奴天驕-冒頓大單於,擊敗夙敵大月氏人,斬殺月氏王,並將其顱骨作為酒杯,從而威震西域各國!

如今羌人酋長們,用一枚骷髏盞敬酒,既有炫耀武力之意,也想試試這位胖使者的膽量,因為人們有一種習慣,認為胖子都是貪吃、膽小、蠢笨的存在。

如果這位胖使者,被嚇的屁滾尿流,進而心神大亂的話,不但可以博取眾人大笑,在後面的談判之中,羌人酋長們還能把握主動,這是草原上慣用伎倆之一!

之前劉備派來的使者,就被他們用這一招嚇唬住了,當場吐了個稀裏嘩啦,整整三天吃不下飯去,整個人無精打采的,自然沒有力氣談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