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《討伐羌狄檄文》(第2/3頁)

惟願神明護佑、大漢永昌,惟願擊敗羌狄、金甌無缺,惟願生擒賣國之賊、千刀萬剮於列祖列宗靈前,以為後來者戒!

此誓:建安十五年,十月三十日!”

文筆剛烈,鏗鏘有力,檄文所到之處,士人紛紛喝彩,百姓爭先傳誦,更有熱血之少年人,自備戰馬、兵刃、幹糧,成群結隊前往曹營從軍,要與大司馬並肩作戰,驅逐羌狄,保我河山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主公!--不好了,大事不好了!”

“何事如此驚慌,莫非蕭逸揮師南下了?”

“蕭逸沒有南下,而是出兵西征,攻打羌狄部落去了!”

“啊?”

簡陽城外-中軍大帳,劉備金盔金甲、端坐帥位,兩旁文武肅立、鬥志昂揚,正在進行誓師大會,準備出兵金牛道……大帳外戰鼓隆隆,各部人馬都做好了出發準備!

沒想會議開到一半,有鴻翎使者沖了進來,一邊連滾帶爬,一邊大聲叫喊,手中緊緊抓著的,正是抄來的《討伐羌狄檄文》。

劉備、龐統與眾文武看過,無不大驚失色、進而頓足捶胸,人人心中一個念頭……“這場仗沒法再打了!”

天下大亂以來,諸侯們征戰不斷,人腦袋都快打成狗腦袋了,倒是有一條鐵律,卻人人自覺遵守,不敢越過一步:

一方諸侯與異族開戰之時,其余諸侯不得背後進攻、不得暗施詭計,在允許的條件下,還要出手幫個小忙呢!

比如建安三年,孫策出兵攻打山越部落,老巢吳郡極為空虛,而曹營在淮南駐紮重兵,卻沒有趁機南下!

反而開放各處關卡、碼頭,讓商人們把精鐵、戰馬、牛皮等戰略物資,源源不斷的賣到江東,使其無後顧之憂!

還有建安十年,劉備控制荊州南部之後,出兵攻打交州,與百越部落廝殺不斷,曹營集團有人建議,立刻派一支兵馬南下,就算不能奪取荊州南部,也給大耳賊添點惡心!

當時曹操朝思暮想的,就是報烏林兵敗之仇,對劉備、龐統都恨得牙長三尺了,可即便如此,奸雄還是否決了出兵之事,讓劉備全力與百越部落交戰!

這種事情還有很多,就連袁術、袁紹這種人品低劣者,都沒有破壞這條鐵律!

大家都是漢家血脈,打生打死也好,誰勝誰敗也罷,最後都是肉爛在鍋裏了,若是與異族人交戰,必須齊心合力、一致對外!

如今蕭逸不揮師南下,反而出兵西征,跟羌狄部落拼命去了,就把原來的諸侯爭霸,轉變成了驅逐外患,一下占據了道義的制高點!

這種情況下,劉備再出兵北上,爭奪金牛道的控制權,那就是不顧民族大義、勾結異族,會被天下人的口水活活淹死!

之前劉璋的莫名之死,已經讓劉備失了不少人心,再背上‘出賣列祖列宗’的罵名,那就一輩子休想翻身了!

“傳令:出征作罷,各軍歸營,誰也不許向北一步,否則殺無赦!”

“諾!”

劉備臉皮再厚,也不敢與天下人為敵,只能讓各將領回營,嚴格約束部下士卒,眼看著大好機會喪失,心中郁悶可想而知!

“都是屬下無能,讓主公陷入如此窘境,真是悔不當初,不該急功近利、借助羌狄人之力,結果讓人抓住把柄了!”

“士元不必如此,這都是蕭逸的詭計,又毒又狠又準,還讓人防不勝防,與此人沙場征戰,我等要多加小心!”

龐統陷入深深地自責中,雙眉緊鎖、眼睛下垂,一張醜臉都扭曲了,狠狠的跺了幾下腳,又實在無計可施。

之前聯絡羌狄各部落,只為騷擾漢中郡側翼,分散曹軍一部分兵力,其實沒報太大指望,也沒太當一回事了。

因為羌狄盤踞西部,常年騷擾大漢西垂,就算劉備、龐統不派人聯絡,他們也會出兵的,無非是數量多少的問題。

沒想蕭逸抓住機會,大舉出兵西征,把芝麻般的小事,弄成了滔天大事,占據了民族大義不說,還把劉備軍迫入窘境中了,如果讓天下人知道,劉備軍與羌狄部落有聯系,後果不堪設想呀!

‘更有背棄列祖列宗、恬不知恥之徒,與之內外勾結……惟願生擒賣國之賊、千刀萬剮於列祖列宗靈前,以為後來者戒’,檄文中這幾句話,就等於指著劉備、龐統的鼻子罵人,看的人又惡心、又無奈!

萬幸的是,之前聯絡戎狄各部,只是送了不少禮物,並派使者口頭傳信,沒留下任何文字證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