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為民請命的大旗!(第2/3頁)

因此上,蕭逸必須奪取江山,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天下蒼生,為了開創太平盛世!

夏侯父子身為宗族將領,就是奪取天下道路上的絆腳石,必須給一腳踢開,那怕用卑劣的辦法--借刀殺人!

“誰能一統天下,誰能為民請命,誰又能開疆拓土……外公若是不在了,自然非父親大人莫屬了!

父親大人的苦心,孩兒已經明白了,不過還有一個疑問,蕭氏也是名門望族,為何要為寒門張目呢?”

蕭玄的確想不明白,凡事有因才有果,自家外公出身不好,深受士族子弟的排擠,這才生出逆反心理,一輩子專門跟士族作對!

蕭氏就不一樣了,大漢開國第一丞相之後,根紅苗正的名門望族,理應跟士族門閥站在一起,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?

“有此一問,說明你真用心了,為父就告訴你原因吧,天下人數以千萬計,然而士族有多少人、寒門又有多少人?

士族執政,乃是以寡馭眾,為了統治的安穩,必然會愚民、欺民、害民……進而把整個華夏民族,托入無盡深淵之中!

寒門做主,天下眾生平等,才會開啟民智、民力,更好的凝聚起綜合國力,進而開疆拓土,打造出太平盛世!

牢牢記住了,為民請命這面大旗,如今在你外公手中,很快會落入為父手中,以後則需要你來扛著!

如果有一天,你扛不動這面旗幟了,或者把它放下了,就會有人站出來,替你舉起旗幟,明白嗎?”

…………

“為民請命,孩兒牢記心中!”

蕭逸也擔心過,苦心培養的繼承人,會像曹丕、曹植兄弟那樣,在自己百年之後,違背設定好的政治路線,被士族集團給拉攏過去!

子不類父,這樣的悲劇故事,歷史上上演過很多次,以後也會無數次重演的!

因此上,蕭逸還做了第二手準備,暗中培養第二繼承人,以及相應的護衛者,如果自己百年之後,蕭玄真的投降變節了。

自己的兒子裏面,就會出現一個人,取代蕭玄的政治地位,從而保證‘不論出身,唯才是舉’的國策,能夠千百年的延續下去。

從蕭玄顫抖的身體,以及額頭上的冷汗來看,他顯然明白了父親的安排,有一柄利劍懸掛頭頂,估計他的有生之年,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了!

身為上位者,一旦被人取而代之,下場會很悲慘、很悲慘的!

除了天下大計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讓蕭逸不敢泄露消息、給夏侯淵父子三人,就是潛伏在巴蜀的‘暗棋!’

龐統七路出兵的計策中,其余六路都是正面進攻,只有魏延、霍峻這一路是伏兵,換而言之,這一路兵馬的勝敗,也是測試內奸的標準了。

如果通知了夏侯淵父子,讓他們提前有了防備,令劉備軍偷襲失敗,龐統就會確認下,內部真的出了奸細,還會很快把人揪出來!

相反的,如果這一路偷襲成功了,就能打消劉備、龐統的疑心了,以後到了關鍵時刻,再啟動這枚‘暗棋子’,可以獲得百倍之利!

“今天為父說過的話,你回去好好的體會,但不能說給任何人,就是你的母親、兄弟也不行,要一輩子記在心中、藏在心中!”

“另外嗎,你的年紀也不小了,就替為父做一件事情吧!”

蕭逸有心磨礪兒子,又怕用力太猛了,給兒子留下心理陰影,那樣就適得其反了,故而拍拍肩膀,以示鼓勵信任!

“但憑父親吩咐,孩兒必竭盡全力,不知要我做什麽事?”

“呵呵,很簡單,替為父坐鎮中軍大營,處理大小軍政事務,半個月以後,再發一份《征討戎羌檄文》就可以了,為父要到隴右走一趟,見見你的四姨娘、以及兩個姐姐!”

“啊……坐鎮中軍大營?”

巨大的壓力下,蕭玄身子一歪、差點趴在了地上,臉上滿是驚詫之色,小舌頭都吐出來了,如果沒記錯的話,自己今年才十二歲!

一個十二歲的孩子,要處理軍政大事,這也太不可思議了,翻開史冊看一看,也沒有這種事情吧?

甘羅十二歲做丞相,不過是民間傳說,其實他投在丞相-呂不韋門下,做了一名小小的門客,而且十三歲就掉了腦袋!

項橐七歲為孔子師,不過是投機取巧罷了,或者說聖人在逗小孩玩耍!

孔融四歲讓梨倒是真的,這只是謙遜有禮貌,也不算啥大本領吧?

“怕什麽,不試著承擔重任,怎麽知道自己不行呢,再說你還有兩個準嶽父呢,軍事不決問馬六,民事有疑問張魯,凡事多思考幾遍,軍國大事也沒多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