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四章鳳雛的真實打算!(第2/3頁)

劉璋如何中毒、何時身亡的事情,可以慢慢的查證,不過通過這件事情,證明了另一件事情--集團內部有奸細!

內部有了奸細,把消息泄露出去了,敵人才能在準備時間、準備地點,偷偷的毒殺了劉璋,再把黑鍋扣在自己頭上,可誰是奸細呢?

知道內幕消息的,都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舊部,張飛、孫乾、簡雍、糜竺、糜芳……追隨左右,忠心耿耿,如果他們要勾結敵人,劉備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,又何必等到今天?

不對,還有一個人,也知道押送劉璋的事情,卻不是自己的舊部--聶鵬,新降之人,後起之秀!

“士元難道在懷疑,聶萬裏有問題,可曾抓住證據嗎?”

劉備有點害怕了,自己屢屢提拔聶鵬,讓他負責後勤重任,還知道了很多軍政機密,就連七路出兵的會議,他也是參加旁聽了,如果此人真是奸細……

想想又有點疑惑了,因為建議自己重用聶鵬、並準許他列席會議的人,正是身邊的龐統,如今又懷疑聶鵬是奸細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,難道說--欲擒故縱,將計就計?

“屬下還沒有證據,不過主公不要忘了,聶鵬出身爭鳴學府,也算是蕭逸的弟子,二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系!

蕭逸陰險狡詐,最善於籠絡人心了,身邊的朋友、部下、弟子,無不是死心塌地的,爭鳴學府每年畢業的學子,也大都為其所用了,偶爾有幾個回故鄉的,也不敢與之為敵!

就說江東的陸伯約,已經升任定威將軍、執掌精銳兵馬,可每年的四時八節,必派人前往無愁侯府送禮,聽說蕭逸過大壽之時,此人向北方跪拜,口稱師尊,自為弟子,陸遜尚且如此,聶鵬豈能例外?”

其實見到聶鵬第一眼,龐統就開始懷疑了,如此優秀的人才,沒留在中原大展拳腳,反而回到巴蜀做一小官,他是真的眷戀家鄉,還是另有用意?

不要忘記了,當年的烏林大戰,曹軍之所以慘敗收場,龐統臥底其中、幹擾指揮也是原因之一,聶鵬是不是有同樣使命?

因此上,龐統數次出言試探,還派人日夜監視聶鵬,卻沒發現任何問題,這家夥勤勤懇懇、處理政務的能力極強,一點漏洞也沒找到!

即便如此,疑心仍沒有消失,又故意讓聶鵬參與會議,知道‘七路出兵’的事情,如果他真是奸細,一定會把消息傳出去,蕭逸也會做出反應,想辦法阻擋七路兵馬!

相反的,如果近期之內,蕭逸一點反應也沒有,說明消息沒有泄露,自己的猜測是錯的,也證明了聶鵬的清白,以後可以大膽的使用了,以此子的才幹嗎,未來堪為孔明之副!

“諸位繼續飲酒,本皇叔去去就來,咱們不醉不歸--哈哈!”

…………

劉備何等精明,很快以更衣(去茅房)為借口,晃晃悠悠的從城樓溜達下去了,龐統在旁邊攙扶著,趙雲手持青釭劍,帶領一隊武士隨後護衛!

二人沒有去茅房,而是鉆進一個藏兵洞,讓人守在了外面,而後借著火把亮光,展開了一副益州地形圖,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標記……

“既然先生懷疑聶鵬,這七路出兵的計劃,想來也大有深意吧?”

“沒錯,虛虛實實,有真有假!”

“哦,那一路兵馬是假的?”

“就是主公這一路兵馬!”

龐統伸出手指,在地圖上連點幾下,分別是簡陽、成都、綿陽,三者相距不遠,正好形成犄角之勢!

按照原計劃,劉備軍先占了簡陽城,而後攻取成都城,待劉備正式成為益州牧,再借助蜀郡、廣漢郡、益州郡充足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大肆擴充軍隊之後,再北上奪取金牛道,控制巴蜀的北大門,進而奪取漢中之地!

這其實是龐統故弄玄虛,用來迷惑敵人用的,實際的用兵方略嗎,城池還是那些城池,攻取順序截然不同……

“成都城--城高池深,防禦堅固,內有守軍五萬余人,青壯民夫十余萬,軍械、糧草可支一年之用,劉氏二子為報父仇,必然拼死抵抗,我軍縱然日夜猛攻,一兩個月內也難以攻克,還會付出巨大傷亡呢!

蕭逸不會坐視不理的,必然想盡一切辦法,奪取金牛、米倉兩條棧道,張任、嚴顏雖是巴蜀名將,卻不是蕭逸的對手,不是兵敗被俘,就是主動歸降,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久!

一旦曹軍越過金牛道,我軍就會腹背受敵了,那時候前有堅城難下,後有敵軍逼近,別說入主成都城了,恐怕全身而退都很難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