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碗有問題!(第2/3頁)

自己與其余的親兵,只能用一些破碗湊合了,好在蛋花湯做的真不錯,人們互相爭搶著喝,一桶很快就見底了,連忙讓夥計又擡上一桶。

明明我祖,萬邦之君,

有典有則,貽厥子孫。

關石和鈞,王府則有。

荒墜厥緒,覆宗絕祀!

…………

兩碗熱湯下了肚,劉璋煞白的臉上,終於有了幾絲紅潤色,人也略加精神起來了,而後目視篝火、沉思心事,還輕輕的吟唱起來,正是《尚書-五子之歌》

相傳大禹病逝之後,其子啟用陰險手段,殺死了法定繼承人伯益(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),自己登上了王位,開始了家天下的傳統,而且大興土木,沉迷於享樂之中,時而萬舞翼翼,時而列鼎暴食……

啟死後,傳位兒子太康,其腐敗程度超過了父親,盤於遊田,不恤民事,遊山玩水數月不歸都城,結果臣子叛亂,奪取了都城,把太康流放到了偏遠之地,這就是歷史上的‘太康失國!’

太康遭到流放,其母啟夫人帶領太康的五個弟弟,來到了洛河的北岸,遙望山林田野,悲痛的吟誦詩歌,懷念大禹的英明,怨恨太康的愚頑,這就是《五子之歌》

劉璋此時的心情,與失國的太康何其相似,就在幾天以前,自己還是益州牧,占據數千裏土地,統治上百萬黎民,坐享榮華富貴,轉眼就變成了階下囚,父子兩代苦心經營的地盤,也要歸他人所有了。

真是悔不當初呀,不該聽信法正等人的謠言,請劉備進入巴蜀,結果是引狼入室!

悔不該離開老巢成都,更不該逗留在漢安城,結果成了階下囚,還是自己送上門的!

其實最後悔的,是不該生在這個無情無義的亂世,什麽兄弟情誼、君臣大義,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,寧做太平犬,不為亂世人!

萬幸的是,劉備要的是巴蜀地盤、是益州牧的位子,只要自己表現的乖巧一些,保住性命不成問題,余生就做個富家翁吧,遠離權勢之爭,安享田園之樂!

“主公想開一些吧,昔日堯禪舜、舜禪禹,存公義、滅私心,而天下稱之為聖主!”

“如今主公效仿先賢,以益州牧之位相讓,必然留美名於青史,劉皇叔仁德之人,也必會厚待主公,日後若能中興大漢,主公仍不失封王之位,富貴更勝於今日呢!”

…………

聽到了劉璋的哀嘆之音,吳懿、李嚴等人連忙勸說,雖然同樣做了階下囚,他們的心情卻截然不同。

劉璋的政治生命結束了,以後最多做個富家翁,他們可是前途似錦的,因為劉備要想迅速穩定巴蜀,還需要這些降臣出力,官職爵位只會升、不會降的!

部下們如此‘體貼’,劉璋除了苦笑幾聲,還能夠做什麽呢,早知道有今日,自己多提拔幾個寒門將領,必不會落魄到這個地步吧?

“諸位客官大爺們,噴香的飯菜來了”

片刻之後,胖掌櫃帶著夥計們,送上了大盆的稻米飯,還有烤兔子、燉柴雞、豬棒骨……全都是一些山間野味,雖說算不上精致,卻也別有一番滋味呢!

眾人一路冒雨跋涉,早就饑腸轆轆了,頓時狼吞虎咽起來,就連劉璋都捧著粗瓷大碗,一連吃了三大碗米飯,還喝了一碗肉湯呢,就算是明天要死了,起碼做個飽死鬼吧?

而在吃飯之前,劉封又謹慎的檢查了一番,確定飯菜沒有問題了,才放心讓眾人吃喝的。

用過飯菜之後,眾人烤火休息、恢復體力,一直到了下午時分,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雨,竟然有了減弱的跡象,雷聲也逐漸的停止了。

與此同時,有人快馬前來稟告,破損的橋梁已經修好了,江州城方面也聯系上了,劉備擔心義子一行人,特意派了三千精兵來接應!

“結賬,出發!”

“客官大爺慢走,小的祝您一路順風!”

劉封長出一口氣,爽快的扔下一錠銀子,請劉璋等人上了車,冒雨向江州城進發了……

得了數倍的賞錢,胖掌櫃臉上都笑開花了,指揮著夥計們牽馬套車,一直送出去老遠,還在依依揮手致意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掌櫃的,他們已經走遠了!”

“很好,告訴別處的客棧,咱們已經得手了,之後到成都聚集,把事情宣揚出去!”

“諾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