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龐統的上、中、下三策!(第2/2頁)

城池沒了,可以再奪回來,士兵沒了,也可以再行羨慕,可是張飛、趙雲這般忠義勇武,能跟自己同生共死的將領,則是可遇而不可求得了。

“下策:放棄入川的計劃,盡掠巴郡的人口、牲畜、財富,大軍退回荊州南部,保存手中兵力,讓劉璋、蕭逸拼個你死我活去!

主公則趁此機會,集中全力攻打襄陽城、宛城,把荊州北部收入囊中,進而窺視許昌、洛陽!

曹營老巢受到威脅,蕭逸必然回兵救援,如此巴蜀可保無恙,主公可以等待良機,再徐徐圖之不遲也!

上、中、下三策,請公主速選其一,若是猶豫不決、進退失據,錯失了眼前大好機會,只怕會大禍臨頭呢!”

說完了下策,龐統不禁長嘆一聲,如果大軍退回荊州,也就意味自己進取巴蜀之計、徹頭徹尾的失敗了。

當初在這件事情上,自己與孔明爭執不下,足足吵了幾個月之久,這才贏得隨主公入川的機會,真要退回了江陵城,有何顏面再見孔明?

“呼呼!--呼呼!”

一時間,大堂內寂靜無語,只有沉重的呼吸聲,以及燭火的噼啪聲,眾人都在緊盯著劉備,上、中、下三條計策,到底選那一個呢?

這可是生死抉擇,選對了一飛沖天,選錯了後果難測,沒準在場的這些人,就要埋骨於巴蜀了!

“士元所提三策,皆是安邦定國之言,彼此又不沖突,不如依次行之吧,承蒙上蒼護佑,我等則進取成都,席卷西南半壁江山!

若是天公不作美嗎,我等就退回荊州去,與孔明、二弟合兵一處,再做圖謀也不為遲也!

曹賊老病纏身,沒有幾天好活的了,只要此賊一死,中原勢必大亂,我等趁機揮師北伐,必能收服東西兩都,再次中興大漢王朝!”

劉備沉吟半響,終於做出決定了,上、中、下三策全都用一遍,就是先派使者前往,把劉璋誘騙過來結盟,如果這一計不成,再行派兵偷襲漢安城!

如果偷襲也不成功,那就只有退回荊州南部了,否則以自己現在的力量,根本無法與蕭逸對抗,就算對方後院不穩,自己也沒多大勝算,實力相差太大了!

“公佑先生何在?”

“屬下在此!”

“勞煩先生走一趟吧,去漢安城面見劉季玉,就說本皇叔指嘉陵江為誓:此番會盟,只為同宗兄弟攜手,共抗北方曹賊,絕無骨肉相殘之心,若有違背,子孫不聰!”

“諾!”

劉備真是豁出去了,先寫了一封長長的書信,言辭並茂、語氣誠懇,邀請劉璋前來相見,為了表示誠信,還發了一個惡毒的誓言呢!

所謂子孫不聰呢,就是說自己違背誓言的話,生的孩子都是小傻子,無法繼承祖宗基業,這在秦漢時期、已經是很惡毒的誓言了,僅次於斷子絕孫!

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,劉備只有一個寶貝兒子-阿鬥,雖然已經七歲了,可是吃飯不知道饑飽,睡覺不知道顛倒,就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傻瓜!

而劉備年過半百,再生兒子的可能性也不大了,因此這個毒誓的殺傷力嗎,幾乎是為零的了!

“翼德、子龍聽令,挑選五千精銳之士,配以最好的坐騎,最精良的兵器,再準備好幹糧、雨布等應用之物!”

“諾!”

孫乾剛離開大堂,劉備就開始調兵遣將了,統兵人選卻沒有確定,不過張、趙二將相比較,後者出身白馬義從,常年統領騎兵作戰,偷襲的經驗更豐富一些!

會議結束之時,已經是五更天了,眾人各回住所,補充睡眠,養精蓄銳,準備明天要做的事情!

劉備就沒這福氣了,回到後堂沐浴更衣,簡單的用了一點飯菜,就盤坐在大堂上,一邊閉目養神,一邊沉思事情!

最近一段時間,因為自己遲遲不肯表態,巴蜀士族變得不配合了,他們表面不敢說什麽,暗地裏不斷下絆子,征兵、征糧、征稅都遇到很大困難。

雖然自己用荊襄籍官員,替代了不少巴郡地方官,可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呀,這些官員赴任之後,也是難以施展拳腳,政令下達民間,等於一紙空文!

眼看大戰為期不遠,沒有充足的後勤供應,自己的十幾萬人馬,恐怕就要不戰而敗了,而且沒有巴蜀士族的支持,自己也很難入主成都!

因此上,劉備決定今天上午,邀請江州附近的巴蜀士族,共有一百多人呢,想緩和一下雙方關系,爭取這些人的支持!

這種政治上的較量,比之沙場征戰毫不遜色,甚至更加的勞心勞力,自己能夠得到多少,又要付出多少,必須好好的盤算一下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