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劉備入川(四)(第2/3頁)

孔明投奔劉備以來,名為軍師中郎將,實則一直充當內政總管,故而深深的知道曹、劉兩方相比,人家占優的不止是鐵蹄彎刀!

論地盤:曹營集團占有兗、徐、豫、司、涼、青、冀、並、幽十州,以及荊州北部三郡,大都是平原地區,農耕發達、盛產糧食,其余農作物也不缺乏!

劉備集團只有荊州五郡,以及一個偏遠的交州,前者受戰火蹂躪,農業生產一直沒能恢復,後者更是窮鄉僻囊,刀耕火種、漁獵為生!

論人口:曹營集團招募流民,鼓勵生育,經過這些年休養生息,治下人口超過了一千兩百萬,其中壯丁三百多萬,甲兵也有六七十萬!

劉備集團治下人口、卻不足百萬之數,這還要包括那些,莽莽群山中的百越部落,壯丁不足三十萬,軍隊不足十五萬,這還是強征出來的!

論財富:曹營集團東有漁鹽之利,西有無邊牧場,北有豐富礦藏,每年出產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、硫磺、朱砂……種類繁多,不計其數!

劉備集團只能土地裏刨食,長江中遊打點魚,窮的幾乎食不果腹、衣不遮體了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兩者爭霸天下,曹營就算敗十次、一百次,依舊可以卷土重來;而劉備軍只失敗一次,恐怕就大事不妙了,除非迅速進取益州,得到那裏的土地、人口、財富,才有一分獲勝希望!

“轟隆!……著火了,救命呀……啊!”

“怎麽回事,速速把火撲滅,莫要蔓延開來!”

正在沉思之間,遠處突然傳來了驚雷之聲,而後濃煙升騰、火蛇四竄,百余士卒化成了火人,被燒的滿地翻滾、哭爹喊媽,很快就沒了動靜!

四處亂竄的火蛇,把剛熄滅的大火引又起來了,張飛、趙雲急忙調動人手,從長江中汲水滅火,又是好一陣忙活才撲滅了。

原來雙方大戰之時,玄甲軍扔出了‘霹靂瓶’,點燃了許多糧草堆,還殺傷了不少劉備軍,諸葛孔明站在城頭上、看的是一清二楚的,對這種武器產生了興趣!

故而打掃戰場之時,特意囑咐各部士卒們、收集那些沒爆的霹靂彈,想要帶回去研究一下,看看能否進行仿制,若成功則軍中多一種大殺器!

士兵們依令行事,收集了一百多枚霹靂瓶,裝進了一個大箱子裏,那知在搬運的過程中,有一顆霹靂彈突然爆了,又引爆了其余的……這才引起了大火!

“唉,曹賊之強,不過一時之強,只要用心謀劃,人力猶可勝之!”

蕭逸之強,卻是萬世之強,聚攏四方人才,開啟天下民智,基業穩如泰山一般,已非人力可以改變了!“

孔明的心頭更沉了,這些小小的瓷瓶子,說明了一個大問題,與強大的曹營集團相比,劉備集團相差最多就是……人才培養,得人才者得天下呀!

當年曹營集團實力尚弱,北有袁紹大軍壓境,南有孫策虎視眈眈,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,而在生死關頭,蕭逸撥出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修築了爭鳴學府,聚集諸子百家,再創爭鳴盛舉!

當時很多人都嘲笑蕭逸,認為爭鳴學府空而無用,白白浪費力量罷了,不如招兵買馬、積草屯糧更實用,這是好鋼用在了刀背上!

如今十年過去了,當初出言嘲笑之人,全在狠狠抽自己的嘴巴,轉而稱贊大司馬-目光長遠,深謀遠慮,建立了萬事不拔之基業!

因為十年之間,學府培養了大量人才,走向了軍、政、商、農、工、學術、宗教……各個行業,並發揮出了巨大力量,使得中原百業興旺、蒸蒸日上,其作用更勝百萬大軍呢!

亡羊補牢,為時未晚,孔明主政荊州以來,也想過效仿蕭逸的做法,建造一座‘荊襄學府’,為劉備集團培養人才,從而與北方相抗衡,卻有兩大困難:

首先,建造學府需要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而劉備集團的現狀是,北抗曹操,東防孫權,西取益州…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不是正在打仗,就是準備打仗,把每一分力量都用盡了,根本沒余力幹別的事,那怕是有益之事!

其次,爭鳴學府的名氣太大了,各種制度也太好了,把天下有名博士、聰慧學子都吸引過去,就連江東、荊州、巴蜀的人才都大量流動過去。

就算孔明建造荊襄學府,也只能撈幾條小魚小蝦了,想要與北方抗衡,百年之內都沒有希望,而天下統一戰爭,是不會綿延百年之久的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