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欲取巴蜀,先克漢中(一)(第2/2頁)

自己闖蕩天下多年,戰場上無往不勝,商場上更是翻雲覆雨,財來如山崩海嘯,財去如大海掘堤,無論多珍貴的東西、從未多看過一眼,這次怎麽財迷心竅了?

再說了,五枚玉玦已得其三,如果自己找不到寶藏,別人更休想得到了,既如此就順其自然,如果自己命中有福、早晚會找到寶藏的,如果沒這個運氣、那就留給後來人吧!

當務之急,是統領大軍進攻益州,土地、城池、人口這些是一個國家的根本,也是最大的財富了,遠遠在金銀珠寶之上!

“傳令各部將軍,中軍大帳議事,咱們又要躍馬橫刀了!”

“諾!”

“咚!--咚!咚!”

戰鼓如雷,中軍聚將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我等參拜大司馬--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!”

“免了,今天召集大家來,就是商議出兵之事,數十萬人馬雲集關中,每日消耗錢財、糧草不計其數,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,咱們必須兵貴神速,速戰速決!”

“諾--速戰速決!”

蕭逸潛伏於軍中,為了不泄露蹤跡,一直用馬六的名義號令全軍,就連中軍帳上掛著的,也是一面‘馬’字大旗!

奉命前來的將領有:馬六、大牛、高順、典韋、黃忠、黃敘、魏繼、宋憲、黃鼠、曹性、蔣奇、地獄四獸……共計二十余人,皆是蕭氏嫡系,忠誠無比!

蕭玄、蕭遙、蕭黃、蕭峰、鄧艾、孫紹、牛奔列席旁聽,對於這些小家夥而言,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,而他們也是蕭氏的未來!

一具巨型沙盤擡了上來,這是在行軍路上,蕭逸按照張松所獻之地圖,結合自己前世的地理知識,用心用力制作出來的,山川、城池、駐軍、屯糧--內容詳細精準!

眾將領看到沙盤之後,第一反應就是贊嘆:巴蜀真是好地方呀,中間是一大片平原,土地肥沃,丹壑爭流,更有都江堰天才的水利工程,這就意味著大量的糧食、人口、財富!

巴蜀物產也很豐富,有大量的銀、銅、鐵、鉛、朱砂礦藏,井鹽質地潔白,更勝海水提煉的精鹽,蜀錦花團錦簇,深受權貴們的喜愛,為天下四大名錦之首!

不過贊嘆過後,就是深深的憂愁了,如果做個比喻嗎,益州就是一顆板栗果,在白嫩的果肉外面,有一層厚厚的硬殼、以及鋒利的倒刺!

益州的西、北、東三面--山嶺縱橫、道路險阻,甚至是無路可走,南面則是原始森林,其中瘴氣彌漫、猛獸橫行,還有不少蠻人部落,這些組成了一道天然防線,牢牢地保護著巴蜀地區!

不過嗎,外面的人進巴蜀很難,巴蜀的人想出來也不容易,當年項羽冊封劉邦為漢王,管轄巴蜀、漢中之地,就是要把他關進這座天然牢房,沒想到劉邦本領夠大,硬是蹦噠出來了……

“我二十幾萬大軍集結關中,要想進入巴蜀腹地,必須先攻克漢中郡,而漢中的最大屏障就是秦嶺:

秦嶺西起昆侖,中經隴右、渭南,東至大別山區,全長三千二百余裏,南北寬亦有二三百裏,正介於關中平原、漢江谷地之間,也是嘉陵江、洛河、渭河、漢江的分水嶺!

秦嶺地形陡峭、峽谷眾多,內部人煙稀少、僅有少量山民居住,猛獸、毒蛇、毒蟲、瘴氣卻是隨處可見,據說還有野人出沒呢,十足十的蠻荒之地!”

馬六坐鎮關中多年,對西部地形頗有研究,當即向眾人講解起來了,而且越講臉上愁雲越濃,這樣惡劣的地形地貌,太不適合大軍團作戰了。

“要想進入漢中腹地,有幾條道路可走,那一條比較容易?”

“回大司馬的話:進漢中有三條道路,都是懸崖絕壁、崎嶇難行!”

??還有一章

?

????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