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郿塢故事,魅影潛行(五)(第2/2頁)

而在一聲聲的督促下,幾個孩子鼓起勇氣,也走進了萬人坑中,腳踏著累累白骨,聞著刺鼻的屍臭味,幫著士兵們收斂白骨,一具具的背運上來……

蕭逸微微點點頭,心中卻是一陣嘆息,若非這個該死的亂世所迫,誰忍心如此磨礪親生兒子呢,可自己既然生養了他們,就得教會他們生存之道,那怕最後教出一群屠夫,也好過被人欺負吧?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老大可曾聽說過--董賊寶藏,傾國之財?”

“倒是略有耳聞,卻不知其詳情,莫非與這座郿塢有關系嗎?”

“是有一些關系的,這裏曾是董賊老巢,藏了無數的奇珍異寶、美女嬌娥……如今美女盡化白骨了,珍寶卻下落不明!”

趁著老兵們清理之際,馬六把蕭逸、大牛領到一邊,突然提起一件事情,一件被遺忘很久的事情!

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賊,在汜水關、虎牢關兩戰兩勝,殺的西涼兵死傷無數,溫侯-呂布也落敗而歸,董卓為了避其鋒芒,挾持天子遷都長安,而在離開洛陽城之前,進行了瘋狂的掠奪……

先以‘叛逆朝廷’為名,捉拿洛陽富戶三千人,盡數斬殺於洛水河畔,抄沒其所有家產,金銀、珠寶、錢幣……得之不計其數!

又把武庫、太倉、內庭、皇城盡數洗劫一空,這可是大漢王朝幾百年的積蓄,不止是金銀珠寶,還有很多曠世奇珍:什麽隋侯珠、綠珠、龍鳳璧、血珊瑚……無不是價值連城!

還有很多歷史文物,比如荊軻刺秦王用的匕首,漢高祖斬白蛇的寶劍,冠軍侯-霍去病穿戴的盔甲……這些皆是無價之寶,盡數落入董卓手中了。

至此董卓還不滿足,又指使心腹之人,暗中把漢家歷代皇帝、皇後、嬪妃、重臣的墳墓挖掘開,把裏面陪葬品一掃而光,又狠狠的發了一筆橫財!

據說離開洛陽之時,為了運送這些奇珍異寶,就動用了幾千輛馬車、以及數萬名將士,官道上車轍重重、絡繹不絕,到處是累死的馱馬……

遷都長安之後,這些奇珍異寶沒歸入國庫,而是統統進了董卓的私囊,世人說某個富豪很有錢,常用‘富可敵國’來形容,而董卓擁有的財富嗎,那可是傾國之財、不可計數!

後來王允巧使連環計,把董卓殺死在受禪台上,又帶兵沖進了郿塢,誅滅了董氏全家老小,本想找回被霸占的財寶,用來招兵買馬,中興大漢王朝!

那知道掘地三尺,也沒找到那些奇珍異寶……結果王允一怒之下,讓人放火焚燒了郿塢,而董卓的寶藏則下落不明了。

有人說,董卓暗差心腹之人,把寶藏運回西涼老家了,也有人說藏在郿塢周圍,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,還有人說裝入大甕之中,偷偷沉於渭水河底了……反正是眾說紛紜,真假難辨!

之後的歲月裏,不少人打過這筆寶藏的主意,到董卓的老家尋找、在郿塢附近挖掘、跳進渭水打撈……為此又死了不少人,結果卻是一無所獲,久而久之也就放棄了,只充做茶余飯後的談資!

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,誰能找到董卓的寶藏,小則富甲天下,子孫後代吃喝不盡,大則招兵買馬,有幾分問鼎天下的機會,那可是傾國之財呀!

如今曹營大舉用兵,二十幾萬將士、五十多萬民夫雲集關中,每天消耗錢財、糧草不計其數,雖然曹營這幾年恢復了元氣,又能堅持多久呢?

如果能找到董卓寶藏,作為戰爭經費綽綽有余、更夠朝廷十年開支的、就能減免百姓們的賦稅了,可是消失了二十年的寶藏,又一點線索也沒有,尋找談何容易呢?

“啟稟馬將軍,將士們又發現一座萬人坑!”

“什麽,又發現了一座,這是殺了多少人?”

原來老兵們清理之時,在不遠處又發現一座屍坑,蕭逸三人過去觀看,結果也吃了一驚!

這座屍坑規模比較小,樣子卻很是該人,中間一個鐵鑄的墳丘,牢牢的扣在上面,四周種植了很多桃樹……這竟是一座鐵丘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