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郿塢故事,魅影潛行(四·)(第2/3頁)

不過嗎,老大在西涼草原上,還有兩個寶貝女兒,大的已經亭亭玉立了,與兒子牛奔正好匹配,自己抽空說上一下,十之八九沒問題的,日後蕭氏建國稱帝了,自家兒子就是駙馬爺……

“幹了、幹了……不醉不歸-哈哈!”

接下來,三人圍坐在一起,不斷舉杯飲酒,蕭逸似乎高興壞了,直接抱著壇子狂飲起來,兒子的婚事定下來,自己了卻一樁心事,又湧起無數的心事……

蕭逸位高爵顯、手握重兵,又是天下第一名將,想與之結兒女親家的人,能圍著許昌城排三圈了,文武群臣、達官顯貴都想巴結這門親事,蕭玄、蕭黃兄弟更是重點目標!

就說皇後曹憲吧,經常請妹妹進宮敘話,次次把小公主領出來,話裏話外都是親上加親,說的曹節都有點動心了,卻遭到蕭逸堅決反對,一點通融余地也沒有!

曹憲、曹節可是親姐妹,她們兩個的兒女聯姻,說好聽了是親上加親,其實就是近親結婚,生出個‘何不食肉糜’的小傻瓜咋辦,非得活活的哭死!

蕭家其余的兒子,倒是沒有血緣沖突,卻有一個政治立場問題,蕭逸可是‘鐵杆’的擁曹派,不能與皇室進行聯姻的(起碼表面上不行,私下睡了的另算),否則日後如何廢立呢?

另外嗎,曹操也有通過聯姻,加強曹、蕭兩大家族的關系,進而確保曹家江山的打算,可惜沒有合適人選,曹丕只有一個兒子、沒有親生女兒?

其余曹彰、曹植、曹熊幾位王子,也沒有適齡的女兒,就算有也不能與蕭氏聯姻,否則兩方勢力聯合起來,曹丕世子之位就難保了,須知疏不間親呀!

曹操甚至想挑一位宗族女子,認作曹丕的幹女兒,而後嫁給蕭玄為妻,可這般聯姻效果差了很多,而且幾次試探下來,都遭到了蕭逸的反對,奸雄也不敢硬下命令了……

一則,還是近親結婚者,後代容易出傻瓜的問題,二則,與奸雄的家族聯姻,會幹擾蕭逸的大計,甚至威脅到蕭氏王朝!

試想了,如果蕭玄取了曹、夏侯姓的女子,這女子什麽態度呢,心中向著夫家、還是向著娘家,會不會狂吹枕頭風,幹擾蕭玄的政治判斷,或者刺探蕭氏的情報呢?

退一步說,就算蕭玄不為女色幹擾,完成了‘魏代漢興,蕭繼其後’的使命,可是蕭氏王朝建立後,曹、夏侯兩家仍是外戚,可以通過皇後的關系,幹預國家軍政大事、以及蕭氏太子的挑選!

而這種幹預行為,肯定是非常負面的,甚至挑撥蕭氏子孫自相殘殺,如果讓他們抓住機會,形成外戚攝政的局面,恐怕就要把江山奪回去了,看看兩漢時期外戚們的作為,那次大亂跟他們沒關系?

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,必須目光放長遠,為子孫們做好打算,因此聯姻的問題上,蕭逸態度很明確:皇室不行,曹、夏侯兩姓不行,最好也不要士族女子!

馬六是多年的好兄弟,呂玲兒在侯府中長大的,把他們的女兒許配給蕭玄,這才是真的‘親上加親’呢,而且小姑娘聰明伶俐、勤奮好學,未來必是一位賢內助!

為了蕭氏集團的未來,蕭逸準備給馬六換個地方,稍削其手中權柄,這樣是為了大家都好,卻難免的有傷人心呢,故而約下一門親事,也算是作為補償了。

當然了,僅憑著一面之緣、簡單的幾句交談,不足以鑒證小姑娘的品性,更無法預測未來之事,因此蕭逸定下婚約之時,也留下了緩沖余地……是未來兒媳不假,卻未必是正室夫人!

換而言之,馬未晞以後是母儀天下、還是位居側宮,就要看她的本領與造化了,如果兒子遇到更喜歡、更合適的女人,蕭逸絕不會反對的,統統娶過來就是了,男子漢-自當妻妾成群、子孫滿堂!

如此一番算計,難免有些腹黑了,有負兄弟手足之情,可蕭逸也沒有辦法,都說人在江湖、身不由已,其實人在朝堂,更加不由本心!

曹操老病纏身,已經時日不多了,江山社稷這副重擔子,大半壓在蕭逸的肩膀上,又靠什麽支撐呢?

友情嗎--孫臏、龐涓是師兄弟,劉邦、項羽是結拜兄弟,結果如何呢?

親情嗎--扶蘇、胡亥是親兄弟,劉徹、劉據是親父子,結果又如何呢?

愛情嗎--劉邦、呂雉就是夫妻,一起開創了大漢王朝,後來又如何呢?

在至尊權利面前,感情是最靠不住的了,唯有縱橫捭闔、權衡利弊,用理智來壓制一切感情,做出最正確的判斷!

尋常人犯了錯誤,最多一家一戶倒黴,官員若犯了錯誤,則是一城一鎮倒黴,天下共主若犯了錯誤……刀兵四起,血流成河,就是天下蒼生一起遭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