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風起雲湧,出兵益州(六)(第2/3頁)

如此天下人都會知道,劉備以皇妃之禮,安葬了自己的妾室,是有謀朝篡位、自稱天子的野心,以往美名毀於一旦不說,恐怕還會招來無數唾罵,曹軍出兵討伐也有名了。

這種慕虛名而招實禍的傻事,劉備是絕不會做的,可以普通貴族的禮節,給夫人修個小小的墓地,又實在是不甘心呢?

“屬下召集了五百工匠、千余民夫,磚瓦、石料、木材也置辦妥當了,只等挑一個吉日良辰,就可以破土動工了,這是墓地的圖紙,也請主公過目吧!”

“好!好!--幼常足智多謀,堪稱王佐之才,這趟差事辦的好極了--哈哈!”

身為一名優秀臣子,必須學會揣摩上意,馬良又取出一份圖紙,是關於墳墓修建的,劉備看後頻頻點頭,還拍打肩膀以示嘉獎。

圖紙分上、下兩部:從上面的建築來看,只有墳瑩、墓碑、祭台、兩座小型石獸雕像,三間木制房屋(守墓人居住用的)……與一般小貴族的墓地相仿,甚至還要寒酸一些,絕不破壞大漢的禮法!

地下則完全不同了:結構規整、布局嚴禁,墓室恢宏壯麗,各種設施一應俱全:客廳、臥室、壁櫥、糧倉、冰窖、馬廄……陪葬品也極為豐厚,並使用了黃腸題湊、銀縷玉衣,其規格不在諸侯王之下,甚至隱隱有帝王之氣!

如此一來,表面上不違漢家禮制,不會招來天下人非議,暗中又合了劉備心意,以王妃之禮安葬甘夫人,可謂是兩全其美了!

另外嗎,上層建築雖簡陋一些,可是周圍的空間極大,還經過人工平整了,日後劉備若做了王者,或者兒子劉禪稱孤道寡了,只要派人加築上大殿、神道、牌樓、石像群……就是一座貨真價實的王後墓,而不必觸動亡者安息!

“阿鬥跑那裏去了,快把他給我找回來--吃貨、真是全無心肝呀!”

“本皇叔不敢說英明神武,亦有過於常人之智,怎麽生出這麽蠢貨,真是活活氣死個人了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這種敗絮其外,金玉其中的墓地,太合劉備的心意了,可一想起自己的蠢兒子,又愁的腦仁子直疼,四周不見其身影,連忙的讓人尋找……

侍從們很快找到了阿鬥,就坐在甘夫人靈堂一角,沒有傷心落淚、也沒有思念亡母,而是抱著一盤子貢品,吃的口水橫流的,小肚子都快挺成圓球了。

阿鬥已經七歲了,生的方面大、,白白胖胖,兩只蓮藕般的小胳膊,也比尋常人長不少呢,一看就是大耳--劉皇叔的種子!

尋常孩子到這個年紀,早就開蒙上學、識文斷字了,聰明的還能吟詩作對呢,為了教育好下一代,劉備也請過不少名師,可阿鬥的學習情況嗎……

鬥大的字只認識一筐,自己名字十次能寫對五次,數到十以上就得掰腳趾頭了,老師氣走了十多位、還氣吐血一位……真是沒有最蠢、只有更蠢!

可真要說阿鬥蠢笨,似乎也不太準確的,有時冒出個聰明主意,又比所有人都要聰明,就連孔明、龐統都為之嘆服,讓人是驚奇不已?

也曾多次尋名醫,為阿鬥檢查身體,發現他不是天生蠢笨,而是非常小的時候,頭部受到了猛烈撞擊,才變成現在這樣子了,也就是聰明孩子撞傻了!

對此劉備頗為自責呢,當初長坂坡之戰大敗,自己像以前一樣丟棄妻子逃跑了,戰場上千軍萬馬、橫沖直撞,小小嬰兒難免受傷,或許就是那時候……唉!

自己年過五旬了,再想生一個兒子,恐怕也是有心無力,可是阿鬥這般蠢笨模樣,日後如何繼承基業,與曹家、蕭家、孫家的後人一爭雌雄呢,恐怕骨頭渣子都剩不下了?

“阿鬥先別吃東西了,快去靈柩前給你娘磕頭!”

“子龍叔叔好,阿鬥去給娘磕頭!”

“阿鬥好乖的,這有兩樣東西,你挑一個價值……唉!

…………

群臣裏最關心阿鬥的,莫過於趙子龍了,這可是他從萬馬軍中、九死一生救出來的,而阿鬥也與之親近,幼年生病啼哭不止,只有趙雲抱著才能安眠,就像天生守護者一般!

趙雲把阿鬥抱到靈柩前,先讓他乖乖的磕了頭,給亡母上了三柱清香,而後取出一塊金子、一塊銀子,讓阿鬥來自由挑選……

只要阿鬥選了金子,就可以證明其雖蠢笨一些,卻還沒蠢到不可救藥,趙雲再說幾句好話,可以略消劉備心中怒火……結果阿鬥不負期望的,一把拿過了銀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