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蜀中來客,名士張松(五)(第2/3頁)

這樣的地形,行軍困難、易守難攻,只要用少量兵馬厄守險地,縱有百萬大軍來攻,恐怕也是無能為力呢!

大司馬揮軍收川之時,還需小心謹慎用兵,善待當地土人,多多尋找向導,盡量的避開死山絕谷,否則恐有兵敗之危呀!”

這幅益州山川地形圖,乃是張松利用職務之便,歷時數載繪畫下來的,傾注了無數的心血,其內容之詳細、數據之精準,比劉璋使用的地圖更勝數籌呢!

這次出川遊歷四方,就是想找一位濟世利民的大英雄,獻上此圖助一臂之力,早一點收服益州、平定天下,還百姓們一個太平盛世!

而一番觀察下來,只有兩人入了張松的法眼,一個是劉備,寬宏大量,仁而愛人,另一個就是蕭逸,文武雙全,雄才大略!

就以個人魅力、治國才能而言,二人恐怕難分高低上下,都是值得輔佐的明主,皆有氣吞萬裏山河之勢!

不過嗎,益州獻給了劉備,最多就是偏霸一方,日後統一戰爭開啟之時,益州百姓必受刀兵之苦!

相反的,把益州獻給蕭逸,則會加快天下統一進程,讓益州百姓少了刀兵之苦,天下百姓也大受其益!

另外嗎,‘魏代漢興,蕭繼其後’這句讖語,張松也是聽說過的,誰不想輔佐真命天子,做一個從龍功臣呢,給自己贏來生前榮、身後名!

益州共有九郡,分屬三股勢力:張魯占據了漢中郡,以及巴郡北部,地盤雖然不太大,地形卻極為險要,治下人口四十余萬,全都信奉五鬥米教,還有一支悍不畏死的護教軍!

劉璋占有廣漢郡、蜀郡、犍為落、牂柯郡、益州郡、以及巴郡南部,治所位於成都城,治下人口超過了百萬,披甲之士近二十萬,錢糧、軍械也最為充足了!

南部的永昌郡,越巂郡,名義上是大漢領土,實際被南蠻人占據著,他們分成無數部落,內部自相殘殺不斷,還經常騷擾漢人城池,局面亂的一塌糊塗!

說來很是搞笑,三股勢力裏面,劉璋的地盤最大,兵馬、錢糧最多,而戰鬥力也是最差的,向北打不過張魯,丟了不少的城池,向南鎮壓不住蠻人,邊界上狼煙從未停熄過!

“益州的錢糧儲備如何,現在屯於何處?”

“益州民殷國富,錢糧大半屯於成都,孤城可支三年之久,其余各地亦有儲備!”

“益州兵馬有多少,現在為何人統領?”

“馬軍三萬,步軍十五萬,大半為張任統領著,此人善用長槍,有萬夫不擋之勇,駐紮在綿竹、劍閣、霞萌一線,阻擋張魯人馬的入侵!”

“小半為老將嚴顏統領,厄守巴郡各處險要,屏障益州東部安全,成都守軍只有三萬左右、由黃權、劉巴二人統領……”

接下來,蕭逸詳細詢問了益州的山川地形、兵力駐紮、錢糧存儲,以及文武群臣的性格、能力、優缺點……日後大軍攻取益州,這些都是制勝的因素!

張松則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,把益州的內部情況,毫無保留的交待出來了,只求曹軍入川之時,能夠嚴明軍紀、少做殺戮之事!

當天晚上,無愁侯府書房內-燈火通明,徹夜未熄,賈詡、逢紀、郭奕、高順、黃忠紛紛前來傾聽,一連三天再沒出門,門外加了三倍崗哨,嚴禁任何人靠近!

………………

“子喬先生一路保重,獻城之事危險萬分,可行則小心行之,不行則以退身保命為要,無愁寧可不要益州,也不想傷了先生!”

“得大司馬如此看重,下官縱然粉身碎骨,也是心甘情願了,收川之事宜速不宜緩,還望大司馬早日出兵,以免被別人捷足先登了!”

“保重!”

“保重!”

三天之後,張松告辭離去了,要迅速返回成都,聯絡志同道合之士,作為朝廷大軍的內應,最好能說服劉璋歸降,兵不血刃的拿下益州!

蕭逸親送到城外三十裏,臨行執手反復叮囑,又安排一隊玄甲軍沿途護送,幾天的相處下來,二人亦是惺惺相惜,結下了深厚的友誼!

送走了張松之後,蕭逸沒有回侯府,而是直奔丞相府而去,收川這麽重大的事情,必須與曹操好好商議一下,而奸雄的身體狀況,也實在讓人擔心呢!

去年冬天開始,曹操就以‘偶染風寒,需要靜養’為名,不再參加過大朝會了、也沒當眾露過面,就連文武群臣也很少接見了,軍國大事皆用奏折傳達,至於真實原因,大家心知肚明,只是不敢輕易討論罷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