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蜀中來客,名士張松(一)(第2/3頁)

“前面的人都閃開了,奉大司馬大人之令,給新夫人送來蜀錦數十匹,都是一等一的貨色呢!”

“大司馬只有八位夫人,何時又迎娶新夫人了,我等怎麽不知消息?”

“你真是人頭豬腦呀,沒聽說大司馬新的一個女兒,卻並非八位夫人所出……剩下的還用細說嗎,江東兩顆明珠之一!”

在張松的指揮下,侍衛們從後面車上、搬出了數十匹蜀錦--彩條添花,顏色艷麗,喊叫著一路向前闖去,沿途官員不明所以,結果真的讓出一條道路!

到了侯府門前,張松這才整理衣冠,取出一份禮單,求見大司馬大人……換來後面一片叫罵聲,可是木已成舟了,只能讓他第一個進去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益州古為巴、蜀之國,地方偏遠,文化落後,環境惡劣無比,毒蛇猛獸橫行,岷江之水更時時泛濫,淹沒莊園、良田無數,巴蜀百姓深受其害!

秦惠文九年,秦出兵吞並巴蜀,並以李冰為蜀郡太守,此人極善於治水,帶領百姓修築了都江堰工程,由魚嘴、飛沙堰,寶瓶口及渠道網所組成,完全解決了岷江泛濫的問題!

都江堰修成之後,成都平原化為千裏沃土,水旱從人、不知饑饉、時無荒年,世人稱之‘天府之國’,爾等日後治國理政,切記文治、武功並重,一流統治者建設國家,二流統治者征服國家,三流的統治者則毀滅國家……”

“諾-謹遵父親、師傅大人教誨,做個一流的統治者!”

侯府書房中,掛著一副巨型大漢寰宇圖,蕭逸手持著戒尺,講解各地的山川行事、風土人情,而今天的重點是益州!

蕭玄、蕭黃……郭靖、鄧艾、郝昭、孫紹圍攏四周,聚精會神的學習著,還不時低頭抄寫筆記,侯府之內治學嚴格,月考、年考不過關者,會受到嚴厲的懲罰。

這種懲罰不是挨打,卻更加的‘殘酷’呢,比如清理馬廄、給菜地施肥、幫助農夫種地……直到補考及格為止,用蕭逸的話說:“少壯不努力,不如挑大糞,起碼以後種地不會餓死!”

“敢問父親大人,人言益州險塞、沃野千裏,乃天下數一數二大州,高祖因之以成帝業,為何劉焉、劉璋父子在蜀近二十年,卻一點作為也沒有呢?”

“靖兒問的不錯,看來一個月大糞沒白挑,正所謂先有明主、而後有強國,益州雖為帝王之資,劉焉、劉璋卻皆為守護之犬,自然難有大作為了!

另外嗎,有一利必有一憋,益州有山川之險阻,外敵固然難以入侵,裏面的人想出來也不容易,必須與關中連成一體,才能真正發揮威力,大秦之一統就得益於此了!”

…………

郭靖已經十歲了,自幼在無愁侯府生活,待遇與蕭氏諸子無異,又跟蕭伊定有娃娃親,因此他一直稱蕭逸為父親,二人也是情同父子!

稱贊了女婿幾句,蕭逸緊盯益州地區,不禁陷入沉思中了,經過三年多的休養生息,曹營集團元氣恢復了,如今兵強馬壯、糧草充足,完全有能力打一場大仗了,而首選目標就是益州!

益州土地肥沃,物產豐富,實力上僅次於冀州,可與荊州並駕齊驅,而且憑借山川之險阻,沒受到中原戰亂的波及,百姓們生活相對安定,人口數量在百萬以上,真正的王霸之資!

更重要的是,益州位於長江上遊,曹營集團若能據為己有,就可以利用充足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操練兵馬,打造戰船,而後揮師順流而下,一舉攻取荊州、江東,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!

因為華夏地形-北高南低、西高東低,而用兵猶如用水,居高臨下最為有利,故而歷次的統一戰爭,都是先占據中原地區,而後逆時針席卷南方,大縱深包圍戰略!

問題是,曹營集團占據北方,要想深入益州腹地,必先攻克漢中郡,那裏是張魯的地盤,有幾十萬瘋狂教眾,又有山川阻攔道路,進攻非常的困難!

另外嗎,根據細作探聽得知,劉備屯大軍於南郡西部,積蓄糧草、打造軍械,似有大舉入西川之勢,若是讓他搶先得了益州,把西南半壁連成一片,那就真養成氣候了,數十年內難以撼動!

“啟稟大司馬,益州使者-別駕張松求見,正在府門外等候著!”

“張松來了……哈哈,真是剛剛打哈欠,就有人送來了枕頭!”

正在沉思之間,侍衛長-曹性稟告消息,讓蕭逸不禁喜上眉梢,同時回憶後世對張松的評價:貌醜、有才、自尊心極強,能為知己者而死……對付這種人的辦法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