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四章潛龍之爭,兇險無比(六)(第2/3頁)

不見很多的君王,往往會在晚年之時,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、殺一些極為親密的人嗎,魏安厘王臨終殺了信陵君,漢武帝晚年賜死鉤弋夫人,如今奸雄離謝幕不遠了,他心中又想殺誰?

想到這裏,蕭逸微微後退半步,右手握住腰間寶劍,左手打出個奇異手勢,提醒典韋、小斌與侯府親兵們,不要稀裏糊塗成了刀下鬼!

眼見侯府親兵們略有異動,許褚與周圍的虎豹騎、也悄悄的握住了兵刃,小山坡上的氣氛瞬間凝固起來了--劍拔弩張、一觸即發!

“老夫垂垂老矣,精力、體力皆大不如前了,之前各地民變四起,江山社稷岌岌可危,全賴無愁巧妙運籌著,這才轉危為安了!

有功必賞,大漢鐵律,老夫欲上奏天子,進封無愁為公爵、加九錫之禮,代替老夫執掌軍政事務,不知意下如何?”

“進封公爵……末將萬不敢有此奢望!”

…………

曹操語氣誠懇,又拍拍自己的老腰,盤膝坐在了草地上,一副歲月將盡、交待後世的樣子!

蕭逸則長出一口氣,又瞬間緊張起來了,原來奸雄談話目的,不是要對自己下黑手,而是圖謀魏王之位!

曹、蕭二人相處多年,一起南征北戰,一起建功立業,爵位上卻永遠相差一級,蕭逸是亭侯、曹操是鄉侯,蕭逸是鄉侯、曹操是縣侯,現在蕭逸是無愁縣侯、曹操則是大魏公爵!

以此類推,曹操名為上奏天子,加封蕭逸為公爵、賜予九錫,實則自己想當魏王了,這種巧妙的言語暗示,別人或許聽不懂,蕭逸卻是一清二楚。

曹操權傾天下,被很多人稱作‘無冕之王’,可無冕畢竟是無冕,要想名正言順的稱王爵,可不是一件容易事,這觸碰了大漢王朝的鐵律!

大漢開國之初,冊封有功之臣,曾立過八位異姓王:楚王韓信、梁王彭越、韓王信、趙王敖、長沙王吳芮、淮南王英布、燕王臧荼(後以盧綰代替)!

但是沒過多久,漢高祖劉邦就以各種手段,把八位異姓王全收拾了,又殺白馬與群臣盟誓:‘非劉姓而王者,天下共擊之,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,天下共誅之’,這就是白馬之盟!

(呂後稱制之時,曾封侄兒呂產為梁王、呂祿為趙王,很快被親漢勢力斬殺,呂氏三族盡滅,也算驗證了白馬之盟!)

之後幾百年間,漢室出過不少權臣,霍光、梁冀、竇憲、董卓……有人廢過皇帝,有人殺過皇帝,卻沒人敢進位王爵,就連王莽篡漢之前,也只是個‘安漢公!’

如今曹操要進位魏王,等於打破了漢高祖定下的鐵律,勢必引起巨大反應,天下臣民如何議論,漢室死忠之臣是否反撲,孫權、劉備、劉璋幾鎮諸侯,會不會借口出兵北伐……太多的不利因素了!

歷史上的曹操,可是牢牢控制中原地區,且在臨死前三年,才邁出這大膽一步,如今因為蝴蝶效應,一切都提前了許多呢!

“末將何德何能,安敢封公爵、受九錫,與丞相大人平起平坐,此事休要再提起了,否則末將只有隱遁山林,以絕天下悠悠之口!

剛才一路行進過來,見為丞相大人駕車的馬匹,身形似乎有一些消瘦,末將的私人馬廄裏面,恰好新進一群西涼駿馬,願從中挑選‘六匹’進獻丞相大人!”

中原民變剛剛平息,曹營集團的元氣未復,而漢室死忠力量猶存,稱王並非最佳時機,最好等上三五年時間……

可看著曹操蒼老的容顏,瘦弱佝僂的身軀,拒絕的話實在說不出,蕭逸只能違心同意了,縱然是天時、人和未至,我亦助你一臂之力!

這麽敏感的政治話題,自然也要委婉表達了,因此蕭逸借馬說事:天子六駕、諸侯五駕、卿四駕……現在送曹操六匹良駒,就是一種政治態度:無論稱王稱帝,我必鼎力相助!

“啪啪!--好愛將、好女婿,老夫就愧領一番好意了!”

兩個最有權勢的男人攜手,稱王之事十成八九了,曹操滿意的點點頭,又拍拍蕭逸的肩膀,這個女婿固然不太聽話,政治傾向上卻絕無問題!

話又說回來了,政治的核心就是利益交換,蕭逸全力支持曹操稱王,曹操也要有所回報才是,因為蕭逸不是一個人,而是代表一大群人!

封公爵、加九錫是不可能了,否則日後新君登基之時,如何封賞這位大功臣、大權臣呢,還是從別的方面彌補吧!

“當初老夫與無愁約定,以長沙郡作為黃兒的封地,可惜南征之役失利,長沙郡亦落入大耳賊手中,如今就以逐郡作為補償吧,那裏可是大耳賊的家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