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四章大軍西征,天賜謀士(三)(第2/3頁)

因此徐庶一直認為,家鄉該滿目瘡痍、田園殘破不堪才是,可自己看到的情況,卻是恰恰相反……

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晞,

陽春布德澤,萬物生光輝,

常恐秋節至,焜黃華葉衰,

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?

………………

已是初夏季節,道路兩旁滿是一塊塊整齊的麥田,麥苗青青、長勢旺盛,大群頭戴鬥笠的農夫,一邊唱著漢府民歌,一邊賣力的鋤草!

更有身形矯健的村婦,一手領著孩子,一手跨著籃子,給田間勞作的男人們送飯菜,粗糙大餅、鹹菜、大蔥……雖然不算美味,卻也能填飽肚皮!

再往遠處觀看,綿延的穎水岸邊上,矗立著一排排龍骨水車,利用風力帶動葉片,不斷把河水提上來,灌溉兩岸的萬畝良田……

“曹賊欺君罔上,蕭逸嗜殺成性,由此二人把持國政,百姓應該水深火熱、怨聲載道才對,為何一副太平景色?

對了,長社縣臨近許昌城,乃權貴雲集之地,眼前看到的這片麥田,肯定是某個權貴的私田,才有這幅興旺景象,別的地方未必如此!”

想到這裏,徐庶伸長脖子、瞪大眼睛,緊盯每一塊田地、每一座村莊,希望看到‘真實’的情況。

可是脖子伸硬了、眼睛瞪酸了,也沒看到想看的情況,長社縣到許昌城一百五十裏,沿途田園安寧、太平無事,百姓們雖說不富裕,卻透出了勃勃生機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上等的蜀中絲綢,顏色光鮮、結實耐用,一匹只要八百錢,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嘍!”

“西涼出產的母黃牛,體質粗壯有力,又能耕地、又會拉車,還能不斷生牛犢子,只要一萬五千錢!”

…………

隊伍中途露宿一晚,第二天中午到了許昌城,眼前情景更讓徐庶吃驚了,只見城墻高大、防禦完善,望樓密密麻麻的,箭垛口一眼望不到邊……

更加重要的是,許昌的城門大開著,商旅往來不斷、百姓隨意進出,連入城稅都不用交的,還有專門修建的衛城,無數貨物匯聚於此,價格遠比南方低得多!

許昌城的繁榮富庶,遠遠的超過了江陵城,就連受戰火蹂躪之前的襄陽城,恐怕也要遜色幾分呢,唯有鼎盛時期的洛陽城,才能與之媲美了!

徐庶投奔劉備以來,一心想著輔佐明主,揮師北伐中原,再次中興大漢王朝,還百姓們一個太平世界!

可如果中原百姓們,已經生活在太平世界了,北伐中原、興復漢室還有意義嗎,把天下拖入戰亂中,用屍山血海換一個名分,這是對是錯呢?

“小弟奉丞相大人之令,迎接元直兄進城的,府邸已經打掃幹凈,還請入城落腳休息吧!”

“原來是佐治賢弟,真是有勞費心了,你我十余載未見,沒想今日如此相逢!”

“皆是丞相大人關照,小弟不過跑腿而已--請!”

“請!”

辛毗待人到城門口迎接,言語謙遜有禮,徐庶連忙下車,抱拳拱手回禮,四目相對、頗為感慨!

二人本是同鄉,還曾一起遊歷求學、探討文韜武略,都立下過大志向,如今一為朝中高官,一為階下之囚,真是造化弄人呀!

不管怎麽說,畢竟是同鄉重逢,二人寒暄幾句之後,辛毗又給徐母行禮,而後當前引路、把母子二人帶去落腳!

下榻處距離相府很近,是一座中型的院落,前後三層、房屋百余間,甲山、花園、魚塘一應俱全,各處剛剛的粉飾裝修過,家具、器皿也極為精致!

更有侍從,奴仆數十人,跪在大門口恭候著,一個個目不斜視、進退有禮,顯然經過專門訓練的,還有披甲之士百余人,負責這座宅院的守衛,或者說是監視!

接下來,許褚、辛毗告辭離去,徐庶母子則安頓下來,起居生活、有人服侍,除了不能出門,其他倒也無事!

“大丈夫者--貧賤不能移,富貴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……如今落到我的頭上了!”

徐庶何等聰明之人,知道曹操以厚禮相待,又是車駕相迎、又是贈予府邸,無非是想軟化自己,進而收為己用罷了!

可忠臣不事二主,自己既然輔佐了劉皇叔,就絕對不會背叛的,寧可斧鉞加身、人頭落地,也不做貳臣賊子,只是自己的老母親,恐怕要一起倒黴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