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五章招賢納士,羽翼漸豐(九)(第2/2頁)

三是分化瓦解司馬家族,歷史上‘冢虎’能篡權成功,多虧了幾位兄弟幫助,如果能挑撥離間一番,不是斷了‘冢虎’的左膀右臂嗎?

“犬子們愚鈍不堪,本非棟梁之才,承蒙大司馬不棄,願意提攜指教一二,老夫感激不盡呀,爾等還不快快行禮!”

“司馬叔達、司馬季達參拜大司馬,從此跟隨左右、願聽驅策!”

“兩位公子請起,以後就是自己人了--哈哈!”

面對模淩兩可的回答,司馬防並不意外,此事關系太重大了,任誰也會反復琢磨的,如果蕭逸爽快答應了,反而讓人起懷疑呢?

何況蕭逸主動提出,讓司馬氏二子進入幕府,就是主動示好的意思了,自己以後多多遊說,面對無邊的權利誘惑,這頭貪狼必投入門閥集團!

司馬孚、司馬馗也很高興,沒想剛剛踏入仕途,就能在大司馬麾下效力,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,待遇好、立功多、升遷快……自家二哥就由此崛起的!

接下來,又閑談了幾句,司馬防起身告辭,蕭逸率眾人送到轅門,目視其車駕離去了,這才返回中軍大帳,偷偷的摸了下內衣襟,已經被汗水浸透了!

政治博弈之危險,比戰場廝殺有過之而無不及,幸好自己聰明機智、總算是蒙混過關了,可通過這件事情,也暴露出一個問題,就是自己的出身來歷……

劉邦建立大漢王朝,以蕭何為第一功臣,冊封為‘酂侯’,食邑數量最多,(文終侯是其謚號),可惜蕭氏子孫無能,先後四次犯錯丟了爵位(政治站隊問題),可歷代漢天子念蕭何之功,總是從蕭氏旁支挑人選,繼承酂侯的爵位!

結果蕭氏嫡系流落四方,老道‘出塵子’是其中之一,蕭逸穿越而來,無親無故無身份,後來拜了老道師傅,又恰好也姓蕭的,就把名字錄入蕭氏族譜,以開國丞相嫡系子孫自居了!

蕭逸功成名就之後,在侯府的小家廟中,供奉了老道師傅的靈位,卻沒有蕭氏祖先的,也沒有親生父母的(父母在另一個世界活好好的,自然不能亂供靈位了!)

因此有人懷疑了,蕭逸不是開國丞相之後,而是冒名頂替的,否則為何他的枕邊人,也不知其父母名諱呢,如果士族門閥抓住這一點,對蕭逸進行政治攻擊,恐怕會有不少麻煩呢?

再說了,蕭氏真得了天下,按規矩新君登基、要追封七代祖先,總不能擺一排空白靈位吧,豈不讓天下人笑掉大牙,因此蕭逸決定回到許昌,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!

連續接見兩位客人,蕭逸都有點疲憊了,可還是振作精神,準備對付第三位客人--曹植!

曹氏眾多公子裏面,曹植聰明伶俐、文采斐然,又深受父母的寵愛,乃是熱門繼承人選之一!

尤其大軍南征期間,曹植奉命坐鎮都城-許昌,處理各種軍國大事,還表現出了極佳的政治才幹,因此不少人暗暗猜測,奸雄要立曹植為世子,因為按照古制:‘皇帝禦駕親征之時,必留下太子坐鎮都城,以免有不測之事!’

經過這件事後,曹植身價一日三漲,風頭壓過了其他兄弟,文武官員也紛紛示好,或是暗中饋贈大量禮物,或是派子弟跟隨左右,想弄一份從龍擁立之功,據說大將-曹洪都被拉攏過去了!

曹植這次來汝南郡,一路上旌旗飄擺、前呼後擁,駟馬之車數十輛,護衛親兵上千人,地方官員遠接近迎,行跪拜之大禮,猶如迎接皇太子一般!

“大司馬有令--傳曹子建進帳相見!”

“大司馬有令--傳曹子建進帳相見!”

…………

“軍營中禁止驅馳,請子建公子下車步行,大司馬只傳公子一人,余者在轅門外等候,有擅入一步者--斬!”

面對炙手可熱的四公子,蕭逸的態度截然相反,大馬金刀的端坐帥帳,沒有紅氈鋪地、沒有出門迎接,就連一個請字都沒有,猶如接見普通屬下一般。

曹植的隊伍剛到轅門,就吃了一個下馬威,先是苦等了兩個多時辰,第三個才被接見,而且是步行入營,隨從之人盡留在外……

??還有一章

?

????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