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二章恨水東逝,名將隕落(六)(第2/2頁)

江東軍連戰連敗,本就厭戰情緒極高,蕭逸的‘和平’言論一出,頓時引起了強烈共鳴,將士們紛紛跪倒在地,請求周瑜退兵回去,有的還唱起了《思歸賦》……

歌聲哀怨,思鄉心切,不少人扔下刀槍,跪在地上嚎啕大哭,這時候就算周瑜想拼命,也無法號令全軍了!

“好一個鬼面盔郎,好一招收買人心,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克星呀--噗!噗!”

周瑜本就身有暗疾,如今又氣又羞又惱,只覺喉嚨間一陣熱,連噴出兩口鮮血、頓時昏迷不醒了,幸虧部下將士攙扶,這才沒摔落馬下!

可是隨軍郎中交待過,大都督兩次吐血、已經元氣大傷了,要是再吐一次的話,就算是神仙來了,恐怕也……唉!

周瑜吐血昏迷,江東軍群龍無首,人心又極為慌亂,此時只要一個沖鋒,就能盡數殲滅了,可是大丈夫一言九鼎,蕭逸還是遵守前言,讓部下們讓出道路!

“多謝大司馬活命之恩,我等沒齒難忘!”

“小人們今生今世,再不敢與大司馬為敵了,臨陣必然退避三舍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江東軍找來一副門板,擡著周瑜陸續的撤退了,不少人還扔掉兵刃,跪在地上叩頭不止,本以為必死無疑了,沒想還能生還家鄉,自然是感激不盡了。

好事做到底,送佛送到西,蕭逸又傳下命令,把另兩路江東軍也放了,監視著他們出了東門,坐船返回大營去了……

江東人馬一撤走,正攻打西門的張飛部,也瞬間的偃旗息鼓了,他們本就是渾水摸魚,既然沒便宜可占,自然是三十六計--走為上!

接下來,蕭逸讓人打掃戰場,掩埋戰死者的屍體,救治負傷的將士,就連被遺棄的江東傷兵,也一並的敷藥救治,而後發給路費、讓他們返回故鄉!

殺人如麻的鬼面蕭郎,突然變的菩薩心腸了,讓部下將士們很是不解,只有少數聰明人隱約猜到了,大司馬這是攻城為下、攻心為上!

這些人猜測的沒錯,蕭逸在閑暇之余,反復思考東征失敗的原因,是北方人不善水戰嗎,是謀略上有失誤嗎,是糧草不夠充足嗎……這些統統不是根源,戰敗只因四個字:人心順逆!

當初袁紹父子殘暴不仁,不斷的壓榨百姓,以至於盡失河北人心,曹軍才能以少勝多,只用了兩年多時間,就奪取了河北四州,這是人心歸順的結果!

曹營稱霸中原之後,不顧將士疲憊、民生艱苦,強行的出兵南下,把府庫消耗一空,致使民變此起彼伏,烏林一戰更是慘敗,這是人心叛逆的結果!

人心者,無形而有實,得之霸業可成,失之江山易主,至於得失之間嗎,就看上位者如何作為了!

今夜蕭逸放下屠刀,饒了三萬將士性命,他們勢必感恩戴德,還有他們的親人、朋友、同鄉……也會心懷感激的,如此蕭逸未得江東土地,卻得了六郡人心呀!

試想若幹年之後,蕭逸再討伐江東集團,只要能約束軍紀、不濫殺無辜者,六郡百姓的抵抗意識,恐怕不會太強烈了吧?

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蕭逸不願去想,也絕不會承認的,只能深深的藏在心中:‘飛鳥盡、良弓藏,狡兔死、走狗烹,若是孫,劉盡滅,蕭氏如何崛起?’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接下來兩天,蕭逸一邊整頓人馬,修復損壞的城池,安撫受災的百姓們;一邊派出大量遊騎兵,監視孫、劉兩家的舉動:

很快有消息傳來,眼看襄陽城戰局已定,再也無利可圖了,張飛、徐庶領著本部人馬,一溜煙跑回江陵去了!

而江東大營的情況,則讓人大吃一驚,裏面白帆鋪天蓋地,哭聲日夜不絕,還從周圍的山野中,請來了不少的和尚、老道,不斷的念誦經文超度!

中軍‘周’字大旗落下,換上一面‘魯’字大旗,難道說,威震江淮之地的、一代名將周公瑾,已經黯然隕落軍中,改由魯肅接任大都督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