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八章恨水東逝,名將隕落(二)(第2/2頁)

再說了,女兒與孫紹定有婚約,孫紹是蕭逸的嫡傳弟子,以後女兒嫁了過去,也要對蕭逸行兒媳之禮,就跟認義父沒啥兩樣!

可道理雖然如此,心裏還是感覺怪怪的,蕭郎、周郎不共戴天呀,怎麽拉起親家了呢,真是天下大亂,無奇不有呀……

此事關系重大,周瑜看過之後,立刻把紅帖、玉佩藏入袖子裏,繼續與眾人飲酒談笑,既然大都督不肯透露,眾人也不好刨根問底,只能接著宴飲了!

不過好奇心都吊起來了,眾人紛紛私下猜測,第三件禮物是什麽,能讓大都督夫婦如此看重,莫非是曠世奇珍異寶?

“妾身暫且告退了,諸位大人慢飲!”

“夫人保重身體!”

…………

小喬夫人剛生產不久,身體還比較虛弱的,不能長時間陪侍酒宴,與賓客們告罪一聲,就準備回去休息了,順便給寶貝女兒喂奶。

而在站起身之時,周瑜伸手攙扶著,卻借著袖子的遮掩,把蕭逸的生辰八字帖、與那枚雀紋美玉,偷偷塞入女兒的繈褓中了,又與小喬對視一眼,目光中大有深意!

周瑜已經預感到了,這次西征恐怕敗多勝少,自己能否生還江東,還是一個未知數呢?

身為大軍統帥,早將生死拋之腦後了,血濺沙場、馬革裹屍本是軍人最好歸宿之一,可是自己真有個閃失,妻子兒女如何安置呢?

孫權雖為一方雄主,有稱王稱帝的潛質,可是觀其所作所為,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,不惜殺戮同族兄弟,逼迫寡嫂幼侄,實乃一個薄情寡義之人!

在江東繼承人問題上,自己與孫權頗有隔閡,一旦周瑜血染沙場了,以孫權的低劣人品,別說照顧周氏族人,不百般迫害就不錯了。

至於魯肅、甘寧、淩統等人,雖然與自己交情深厚,可是在碧眼兒統治下,恐怕也有心無力呢,他們畢竟是孫氏臣子,如何抗拒主公的權威?

因此周瑜思來想去,普天之下能力足夠、人品一流,值得自己托付妻女者,也就是蕭逸一人了,難怪義兄孫策臨終之時,讓妻子去投奔蕭逸呢,這是一個魔神般的對手,也是一個義氣好男兒!

“前幾日漢水之戰,大司馬大獲全勝,想來心中很是得意,這幾日在大擺慶功宴吧?”

“我家大司馬言道:漢家血脈互相殺伐,乃是大不義之事,勝不足驕,敗不為辱,何談慶功二字?”

“大司馬派先生前來,除了恭賀小女誕生,還有別的目的嗎?”

“只為私下恭賀,並無公事可談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接下來,眾人推杯換盞、開懷暢飲,周瑜則旁敲側擊的,詢問起襄陽城內情況,生怕蕭逸又有陰謀詭計?

傅巽倒是有問必答,言辭也極為客氣,可說的都是無用之事,關於內部情況、軍隊調動,一個字也沒有提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酒過三巡、菜過五味,傅巽突然停杯不飲了,目視帳內的親兵、侍從,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!

周瑜何等精明呢,立刻揮退了閑雜人等,只留魯肅、虞翻、淩統、丁奉……十幾名文武大員,又讓親兵守住帳門,任何人不許進入!

“咚咚--蕭逸殘暴不仁、亂施苛政,先強搶漢水兩岸稻田,分發給那些流民無賴,又威逼城內富裕者,以家產充做軍餉,荊襄士族苦不堪言呀!

大都督出身名門,素有愛護士人之心,襄陽城內三十七家士族,願意棄暗投明、歸順於大都督麾下,並打開城門作內應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眼看帳內再無雜人,傅巽離席而起、跪倒在中軍帳內,還用佩劍割破了衣襟,從中掏出一塊白絹,高高的舉過頭頂……

白絹上都是人名,蔡瑁、張允、蒯越、蒯良……共計三十七人,皆是荊州的門閥家主、地方豪強,下面則是密密麻麻的血手印,以及每個人的官印、私章,這竟是一份投名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