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一章雙雄不並立,一戰決死生(五)(第2/2頁)

也就是說,漢水兩岸的稻田,不管是誰家地主的,只要農夫們收割回來,一半上交軍糧,一半歸個人所有,而且多勞多得,不受任何的限制!

如果收割稻谷之後,原地主上門討要,百姓們也不必害怕,用棍子給他打出去,無論出了多大的事,有鬼面蕭郎給你們做主!

襄陽城雖然富庶,百姓卻大多窮苦,又遭受戰亂之禍,幾乎是食不果腹了,如今有萬頃稻田擺在眼前,讓人們隨意的割取,那還不樂開花、玩命幹呀?

因此人們幹勁十足,片刻也不肯休息,按照這個速度收割,估計有三四天時間,就能把萬頃稻谷收完了呢!

問題是,平民百姓高興了,士族門閥卻要哭了,他們就是土地所有者,這般的割取城外稻田,等於割他們的心頭肉呀,可命令是大司馬下的,誰敢出來反對呢?

於是乎,蔡瑁、張允、蒯通三人,代表襄陽的士族門閥,偷偷的求見了蕭逸,希望大司馬收回成命,不要損害門閥們的利益,或者少損失一些也行呀!

當然了,面對鬼面蕭郎的殺威,他們不敢直言反對,而是跪在大帳門口,頓足捶胸、嚎啕大哭起來,說什麽糧食全分光了,全家沒活路之類的話!

別小看三個人的表演,這是襄陽城士族門閥的意志,如果不妥善處理的話,恐怕會引發大動亂呢,你不給別人活路,別人也斷你的活路!

沒人知道蕭逸如何處置的,只見他把三人召進大帳,密語了一個多時辰,等到蔡瑁、張允、蒯通出來之後,態度來了個大反轉!

非但不阻止百姓們搶糧,還勸說一眾士族門閥,把族人、奴仆、家丁都派出去,一起跟著收割糧食,而後全部獻給大軍,自己一粒也不要留!

蔡、張、蒯三大家族,就是荊州士族的領頭羊,他們都這般配合了,其他人誰還敢紮刺呀,紛紛的聽命行事,還把家中的騾馬、車輛全拿出來,幫著一起運送糧食呢,因此收割的速度更快了!

事後有人詢問,蕭逸笑而不答,只是掏出一枚銅錢拋來拋去,士族門閥最是貪婪了,唯有更多更大的利益,才能讓他們乖乖配合!

“咚!--咚!咚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百姓們辛苦搶糧之時,蕭逸帶領玄甲軍、陷陣營、丹陽兵、荊州兵……共計十萬人馬,組成一座座的軍陣,殺奔江東大營而去!

江東軍駐紮漢水下遊,對襄陽城的威脅極大,對兩岸稻田更是虎視眈眈,要想讓百姓們放心收割,蕭逸只能主動出擊,攻打江東軍大營了、讓他們無暇他顧了!

沙場宿將都知道,要想打贏攻堅戰,起碼要有三倍以上兵力,如今兩軍勢均力敵,主動進攻一方必然吃虧,不過蕭逸另有謀劃:

其一,這次主動出擊,不是要消滅江東軍,而是牽制住江東軍,只要三四天就可以了,因此不必以死相拼,戰術上靈活機動多了!

其二,江東軍剛剛換了營地,壁壘、壕溝還沒有修好,防禦正是薄弱的時候,因為陰兵借道之事,人心也是惶恐不安,戰鬥力一落千丈!

因此蕭逸反復盤算,自己占盡地利、人和,這一戰有七分勝算,至於剩下三分,就是天意屬誰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