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身陷重圍,血戰到底!(中)(第2/3頁)

劉備立馬陣前,以洪亮的聲音訴說著,看起來仁義道德,其實是一種心理戰術,想瓦解玄甲鐵騎的意志,最好是兵不血刃的結束戰鬥,同時也在試探著,蕭逸是否在包圍圈中?

更加重要的是,如果強行進攻的話,恐怕要付出兩萬傷亡,才能消滅這支玄甲軍,劉備的家底不過六萬人馬,三分之一的巨大代價,實在是承受不起呢!

用言語勸降的話,就能不費一兵一卒,拿下這支精銳騎兵了,繳獲大量軍械、戰馬不說,若能生擒‘天下第一名將’,更是威震天下的功績呀?

“呵呵!--玄德公不必試探了,本大司馬卻在重圍之中,沒想到三路突圍、真假難辨,仍被你一路追了上來,真是堪比靈犬的鼻子呀!

皇叔仁義滿天下,若真不忍兩軍將士-屍橫遍野、血流成河,何不讓出一條道路來,放我等返回中原呢,蕭某日後必有厚報!

至於棄械投降之語,就請不必再敘說了,我玄甲軍上下將士,皆是鐵骨錚錚、寧折不彎的好男兒,誓死不放手中刀槍,不過誰想吃掉我們,也得付出慘重代價!

只可惜呀,你我在此打生打死,白白的便宜了孫權、周瑜,穩坐在三江口大營,靜觀風雲之變換,東取荊州九郡之地,如探囊取物一般了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到了這個地步,縮頭縮尾沒用的,蕭逸站到軍陣前,用更犀利的言語反擊,既穩定了己方人心,又揭穿了劉備的假面具,更挑撥了孫、劉兩家的關系!

與此同時,在親兵們的遮掩下,蕭逸偷偷抽出了弓箭,想要尋機射殺大耳賊,讓敵軍群龍無首,這樣就有機會突圍了!

可惜劉備早有防範了,幾十名重甲士兵、手持大盾護衛四周,一點縫隙也沒露出來,關羽、張飛手持刀矛,分別護衛左右,就像兩座守護神祗,根本找不到下手機會!

“大司馬負隅頑抗,就不怕全軍覆滅,自己身首異處嗎?”

“劉皇叔步步緊逼,就不擔心後院失火,給他人做了嫁衣裳?”

“牙尖嘴利,冥頑不化!”

“虛情假意,道貌岸然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與蕭逸做口舌之爭,無疑是非常痛苦的,縱然劉備面皮厚如城墻,也被氣的呼呼直喘呢,還不時回望身後-三江口的方向,雖是挑撥離間之語,卻說的入木三分呀!

既然談判破裂,唯有刀兵相見了,劉備、龐統、徐庶商議之後,把六萬人馬分成三隊,輪番的發起進攻,而且是騷擾為主、廝殺為輔,以此消耗玄甲軍的力量!

在發起進攻之前,特意囑咐關羽、張飛、魏延、霍峻幾個人,帶隊沖殺的時候,千萬不要傷了蕭逸,必須的生擒活捉!

一方面,蕭逸勢力龐大,心腹黨羽遍布中原,如果傷了他的性命,必然引起瘋狂的報復,以劉備集團現在的實力,恐怕還招架不住呢!

另一方面,蕭逸位高權重、桀驁不馴,在輔佐曹操的同時,也對奸雄形成了制約,如果他喪命沙場了,曹營集團內部矛盾消失,就會變成鐵板一塊了!

諸葛亮的隆中對策說:‘一旦天下有變,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,劉備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’……而天下有變指的就是:‘蕭曹反目,中原大亂!’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殺呀--敵軍困難甚急,大司馬單獨突圍吧,憑您的蓋世神勇,這些人阻擋不住的!”

“將士們尚在浴血廝殺,我豈能獨自逃生呢--活活圍困而死,莫非天亡我也?”

兩天一夜過去了,廝殺聲從未間斷過,劉備軍憑著兵力優勢,發起了幾十次進攻-日夜不停、步步緊逼,把包圍圈壓縮了一大半呢!

玄甲軍雖然拼命抵抗,奈何寡不敵眾,只能是步步後退了,人馬傷亡超過了半數,余者也是疲憊不堪了!

小斌、曹性等人反復勸說,讓蕭逸單人獨騎突圍,以鬼面蕭郎的神勇,千裏墨煙駒的神駿,就算是關羽、張飛、魏延一起出手,也休想阻擋的住呢!

還有人主動站出來,願意換上蕭逸的盔甲,從另一個方向突圍,以此吸引劉備軍注意力,為大司馬突圍創造出條件,卻都被蕭逸一口回絕了!

為帥者-當與部下同生死、共進退,那種拋棄部下將士,獨自一人逃生的事,蕭逸誓死也做不出來,是自己把玄甲軍帶進沼澤的,就必須把他們帶出去!

可是戰局極為不利,將士們死傷慘重,箭支也快用完了,最多再支撐一個晚上,恐怕就要全軍覆滅了,這可如何是好呢?

就在蕭逸心急如焚,又無計可施之時,一支‘援兵’突然出現了--不是人派來的,而是上天派來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