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四章三路突圍,真假難辨(下)(第2/2頁)

將領們不敢休息,拼命的催促士兵們,脫下戰袍檢查身體,只見各人的大腿、小腹、後背……全都貼著水蛭呢,少的五六條、多的十幾條,黑乎乎的格外恐怖!

水蛭,俗稱‘螞蝗’,約有手指般長短,身體呈扁平紡錘形,背部為黑褐色,頭部略尖、尾部鈍圓,兩端各有一個吸盤,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,以吸取人畜鮮血為食!

螞蝗潛伏汙泥之中,肉眼難以察覺到,而且它們吸血之時,會釋放一種麻醉液體,讓人體感覺不到疼痛,絕對是第一流的吸血鬼!

一旦被螞蝗咬到了,切不可強行拉扯,否則吸盤會斷入皮內,進而引起傷口感染,這在沼澤中會致命的,將士們把精鹽、烈酒灑在咬中處,螞蝗就會自行脫落了,一腳踩踏上去,頓時血花四濺!

處理好了‘零碎’,將士們又尋找清水,用鐵鍋熬煮到沸騰、再倒入大包的‘行軍散’,而後一邊慢慢飲用,一邊啃食炒面,有的人吃到一半,就坐在地上打起呼嚕了,一路行軍實在累壞了!

“弟兄們堅持住了,只要越過沼澤地,就是富庶的江陵城了,那裏有美食、美酒、美女……還有舒服的大房子!”

“等到了江陵城,全軍修整十天,弟兄們隨便吃喝、隨便的玩樂,誰要是走不出沼澤,就是替本大司馬省錢了!”

“哈哈!--少不得大司馬破費一番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蕭逸體質特殊、百毒不侵,沒有水蛭敢來叮咬,此時不顧身體疲憊,來回的巡視隊伍、為將士們鼓舞士氣,可其內心深處,卻是無比的煎熬呢!

為了擺脫敵軍追擊,盡量的保全人馬,自己想出了‘三路突圍’的計策:讓黃忠、黃敘領一萬玄甲軍,沿著涢水向北挺進,翻越桐柏山脈,進入南陽郡境內!

又讓典韋、郝昭領一萬玄甲軍,向東穿越大別山,進入廬江郡境內,與大將張遼的人馬匯合,而後回轉壽春城!

蕭逸親領一萬人馬,西走華容古道,同時為陷陣營、荊州水軍、學子軍……幾部人馬斷後,阻擋隨之而來的追兵!

為了進一步迷惑敵人,黃敘、郝昭戴上鬼面盔,坐騎黑駿馬,還高舉著‘蕭’字大旗,二人身材修長、體格魁梧,又久在蕭逸的身邊,模仿他的一舉一動,起碼有七八分相似呢!

憑心而論,人馬分三路突圍,北上、東進相對安全一些,因為玄甲鐵騎機動靈活,善於在曠野中馳騁,就算遇到敵人圍追堵截,也能憑強橫戰力沖出去,頂多損失少量人馬罷了!

向西則是最危險的了,四百多裏泥濘沼澤,讓戰馬的四蹄深陷,將士們只能徒步跋涉,每天推進一二十裏路程,弄的人馬疲憊不堪,戰鬥力也是一落千丈!

更加重要的是,這支隊伍負責殿後,不能隨意改變路線,也不能越過前面人馬,還要日夜提防著追兵,行動極為困難、任務格外艱苦,蕭逸縱然親自指揮,也沒有幾分把握呢!

現在唯一期盼的,就是劉備等人決策失誤,向北、或向東追擊過去,如此突圍的三路人馬,都能平安到達目的地,如果敵人向西殺過來,那就極度危險了!

其實還有一個辦法,可以盡量的擺脫危險,就是放棄所有戰馬,將士們輕壯前進,行軍速度可以加快一半,戰馬在平地上縱橫馳騁,在沼澤中全成了累贅!

可是這樣的命令,蕭逸不會下達的,下達了也無法執行,看看身邊的‘白菜’吧,與自己朝夕相處、情同兄弟,就算舍了億萬家財、舍了高官重權,自己也不會放棄它的!

玄甲鐵騎縱橫馳騁,將士們與戰馬一起-浴血廝殺、生死與共,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不少人戰場負傷之後,都靠著戰馬不離不棄,才從死人堆中沖出來的!

隊伍一路行進過來,為了加快行軍速度,錢財、盔甲、兵刃……甚至糧草都拋棄不少,唯獨沒人拋棄坐騎,為了搭救陷入泥潭的戰馬,有的士兵還獻出了生命呢!

不能更改行軍路線,不能放棄殿後任務,也不能拋棄戰馬而行……剩下的只有:聽天由命,生死與共!